星球公民上集:回到未來

15)○干擾養蠔(上)

PLANET CITIZENS OPENING PART

作者:彭耀階   Pang, Yiu Kai    May, 2013.

科幻小說體論著目錄

「經濟制度必定要大費唇舌講解,不如先點菜再繼續吧!」女縣長提議。「老彭吃蠔不吃?這裡的價廉物美呢!(1)

「在村裡頭已吃過一回,看來你們非常愛吃蠔,有什麼特別原因嗎?(2)

 「當然有。蠔和青口是唯一同時是零干擾、優質動物蛋白、人道養殖、人類非常愛吃的食物。」(3)

 「養殖人道與否,你們怎界定?(4)

「首先,生活方式跟牠們在自然生境之中沒有不同,其次起碼要活至中年,其三要以最少痛苦的方式宰殺。」(5)

 「最少痛苦仍然有痛苦,有痛苦仍然是不人道,對否。」(6)

人道與否是一個社會性的陳述,不能將陳述對象從其所處環境中分割開來,以此評斷社會性的陳述是否有效。」(7)

 「應該怎看?(8)

 「所有動物皆難免一死,牠們被你宰殺所受的苦若可以遠少於自然死亡所受的話,那就合乎人道。」(9)

 「明白,同意這是個非常完善的定義,不過另一個問題又來了。既然可以最少可能痛苦死亡,何以又必須待到中年才可以宰殺?(10)

 「這才能夠符合 "生活方式跟牠們在自然生境之中沒有不同 "的要求,若果剛成年便給宰掉,牠們便享受不到愛情或性愛,亦經歷不到生兒育女,於是比自然生境之中的生活,會有極大不同,極大缺失。」(11)

 「啊!原來如此。我若是牲畜,也寧可給你們飼養。至於零干擾,蠔場不是清除紅樹林弄出來的嗎?(12)

 「這樣做蠔場面積故然可以大很多,但球決策院規定,舉凡可以零干擾方式大量取得的食物,都不可以採用有干擾的方式生產。而且我們的蠔場不單不會干擾紅樹的生長,基於學者們皆同意擴大紅樹生境可以優化生態,所以我們養蠔都是採取可以有助紅樹林擴展的方式進行。」(13)

「有勞賜教。」(14)

 「不如這樣吧!現在先賣個關子,待會做完祭河儀式之後再帶你參觀蠔場,到時再詳細講解,好嗎?」女縣長說:「祭河儀式上可否賞臉向大家發表一個十五分鐘的演講?(15)

 「榮幸之至啦!就怕講得不好,失禮大家。」(16)

 不久,蠔上桌,大大隻的做生蠔,小的煎蠔餅,我一口氣吃了二十隻,說:「縣長,今餐累你們大大破費了。」(17)

 「如果你說的當真,我這縣長也當不長了,因為穩定物價正好是我的份內工作之一。生蠔五毛錢一隻,任你們吃所費也有限。」(18)

 「記憶中的生蠔數十元一隻,養殖過程也甚不環保,因為要佔用可長紅樹林的泥灘,所以甚少吃。想不到你們可以零干擾方式養殖,還可以這麼便宜。」(19)

 「我看你們貴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環保。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超級自動化工廠,你不把機器弄壞,她會自動替你把食物生產出來,價錢自然便宜。但你不愛惜她,機器要不住修理才能生產,價錢只好昂貴。」(20)

 午飯吃完便去祭河,地點就在縣城下游不遠處,岸邊已擠滿看熱鬧的人群。來到河邊,但見流水清徹見底,完全不像剛流經一座大縣城。官員們輪流講幾分鐘說話,之後一艘剩滿小杯子的小艇划出至河中心,一人拿竹竿撐著河底,另一人伸出長枸乘河水,然後倒到舟中的杯子裡去。待滿舟的杯子都乘著河水後,小艇划回岸邊。官員們都給遞上人手一杯河水。他們握著杯子,誠懇地一起作出禮拜儀式,旁邊忽地響起類似古箏的樂韻,原來另有一位樂手席地而坐,彈著類似古箏的樂器,未幾眾人都隨箏樂高唱河的讚歌。(21)

 歌唱完後,原以為他們會將杯中的河水倒在地上,象徵大地得到河水的滋潤。誰不知,真叫我大吃一驚,原來他們都在記者的鏡頭下齊齊把河水喝下,接著是市內各區和市外各村落代表輪流到艇邊拿河水喝。(22)

 「村和田的水,終要流到河裡,尤其是城市裡的溝渠污水渠,中當的水也始終要流到河裡,你們怎麼令到這些河水仍然可以生喝呢? (23)

 「老彭有所不知,剛才你所說的水全都不會流到河裡。」弼時回答。(24)

 「辦得到嗎?(25)

 「村的大小便都流到沼氣池化作氣體燃料,沖涼清潔等生活廢水則都會流到窄長形並且較為遠離河溪的污水淨化池去。」(26)

 「池中的水又流到那裡。」(27)

 「流上天!(28)

 「說笑是吧!怎麼可能?(29)

 「的確是流上天。池並沒有去水口,水都是有進無出,但池從來不會滿溢,小部分水下滲了,大部分被蒸發返回天上。」 (30)

 「原來如此。污水中的污物和化學物質不會被蒸發,又只有小許能夠下滲,豈不在池內愈積愈多,構成嚴重的環境和衛生問題?(31)

 「天然的化學物質和污物,大自然老早在水中安排了細菌和真菌將之分解成簡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放心好了。」(32)

「即使只是簡單礦物和有機物質,累積過多,仍然會構成河溪生態平衡的環境問題。」(33)

 「自然道治的智慧就在這兒。礦物質和簡單有機物質,統稱養份,在大自然之中幾乎必定循環,所以污水池中的養份也必定要這樣,不能夠給累積或排走。而且大自然自有分數,養分不可能給白白待在水中,首先會有自營及異營藻菌在水中出現,攝食它們,繼而有無脊椎動物和藻類至苔蘇類植物,又繼而有其他各類水生植物及魚蛙爬行等動物,…………,牠們會結成一個食物網,養份就成為這個網絡的地基平台,由網絡內各基層成員將之攝食,層層上傳,構成上層動植物的身軀,最後由遠近的雀鳥甚至偶然有些哺乳動物將之吃掉取走。養份流進池的速率跟被取走的速率一致,在進進出出污水池的循環之中同時又達到養份收支平衡。當然,若流進池的污水多,池的表面積又要隨之增大。」(34)

 「出現大暴雨呢,會否將仍末上傳的養份都沖到河裡?(35)

 「會!(36)

「那怎解決?(37)

 「不用解決。」(38)

「豈不暴雨完後河溪隨之出現環境問題?(39)

 「特大暴雨即有特大水流量,相對之下污水池的水量屬微乎其微,除非人口過多,令到河溪水系內的污水池多如牛毛,否則根本影響不到暴雨時河溪的養份含量。」 (40)

 「終於明白這道理。但若有人洗合成纖維衣服,或用了化學清潔劑等,怎辦?(41)

 「村內是禁止用或洗這些東西的,況且每條村都必定有環境和生態小組,確保村民不會將非天然或不能分解的有害物質排到污水池,或幹出其他傷害環境或生態的事情。」(42)

 「終於明白。城市內的生活和工業廢水、大小便等又怎辦?(43)

 「大小便和廚餘都循環成養份,根本不流進河溪,生活和工業廢水都先經過三級淨化處理,但即使淨化完後的清潔水都不排進河道,而是排到海岸外有海流經過並且會將之帶到遠離海岸之處, 免除因為意外或疏忽做成的污染。」(44)

 「現在終於明白,何以你們生喝河水都可以喝得這麼放心,但我很想知道內陸城市又如何,豈不是要有非常長的管道將淨化水排到海岸外?(45)

 「管道長短無非資源問題,假如架設數千公里長的管道就只為服務一個城市,必定很難化算得來,但若管道沿途有多個大小城市,它們的淨化水都接連到一條大管道去,便又不同。至於那些孤懸內陸的城市呢!即如你先前提到過的西藏拉薩,須知道它們之所以孤懸內陸,必定由於氣候異常惡劣,特寒特熱或特乾,三者都是空氣水份少,蒸發量高,同樣面積的池可蒸發更大量的水,加上這些城市人口通常偏低,外圍村落稀疏, 於是可以打造大形污水湖,直接將污水排進湖,或興建儲存淨化水的湖。這種湖更之有優化當處生態和略為調節極端氣候的好處。」(46)

 「弼時,我村也有派代表來喝河水嗎?(47)

 「沒有,因為我們村並不位於這河的水系之內。」(48)

 人人都喝完河水,縣長將我介紹給眾人,眾人都為之驚奇不已。我說:「未進入未來世之前二十餘年來過這裡,岸邊不少垃圾,河水渾濁不堪。我愛穿施鞋四處跑,腳已踢得髒髒的,來到這河邊,就是沒有伸腳進河水中洗腳,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就是怕雙腳會愈洗愈髒!」眾人都笑起來。「而你們竟然敢拿來生喝,真真匪夷所思。剛才跟縣長們一起吃生蠔,才知道你們可以半公斤蕃薯的代價在不錯的餐廳內吃到一只大生蠔,我代人則要兩公斤以上呢!剛才我還摸不著頭腦,你們用了什麽比我們還先進的生物科技,令到蠔可以比我們的快高長大五倍。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催產靠的並不是生物科技,而是這河流水系之内各大小聚落都派出代表到河口生喝河水。河水可以生喝,亦即河口外的蠔場不被污染,加上紅樹林没有被砍伐,大自然這超級全自動化工廠給維持在最佳狀態,於是可以最少防護和最高效率自動地長蠔給人食用,人力物力的投放不多,價格自然便宜。反觀我代人,河水海水都給弄至污染不堪,紅樹林幾乎全遭伐除,累得各類大小生物都不易生長,唯有依靠投入不少人工方法撑持,蠔才勉強可以長出來,價格又豈能不昂貴?」(49)

下頁    NEXT PAGE     上頁    LAS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