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全求真及方法論

(往未來世的通道)

 

<> 基礎方法論

 求取不到真相,頗多是由個人素養差劣或則是既有方法不足以應付所至。

 

作者:彭耀階   Pang, Yiu Kai (Hong Kong)   May, 2023. 

歡迎轉貼,但請於適當位置附上作者彭耀階姓名,否則屬牴觸知識產權。

有關作者彭耀階: 

整全求真方法論及中國整全教育哲學開創人,中國學術界於201O年以其理論創立北京市整全教育科技研究院(Reference01以電腦進入後點擊右邊「整全教育理念研究」(Reference02)

 

 

整全求真方法之一: 自我反省

(浪子之會回頭,惡魔之肯放下屠刀,工商達人之要回歸自然,人類之開始謀求可延續之路,乃至沉淪族群之可以掙脫浮沙……都必先能夠踏出這一步:自我反省。)

<<心性並不整全>>    <<範疇並不整全>>    <<方法並不整全>>

 

 

基礎求真方法論之中,並非所有方法論都是本論所原創,本方法論一「自我反省」則是,除此而外,還有方法論三「善養吾求真的浩然之氣」和方法論六「按真確機率將不同陳述分類、排序及其應用」都是本論原創。至於方法論二「切勿莫視求真及求真要講究有效方法」實乃歐洲文明的精粹,本論無非廣徵歷史文化的關鍵性事例並且加以說明。方法論四「弄清楚詞義和語理」,方法論五「事實和現象,歸納科學和推理的終審庭」及方法論九「解釋模型和陰謀論」都是演繹、歸納邏輯及分折哲學工具。又至於方法論七「以原理思維收納抄貼思維」和方法論八「棄絕表像和多遣多向思維」則屬於整全思考方法範疇,本論只是將之加以完善和納入完整架構之內。整全地求取萬事萬物的真相,就是要涉及如許多的門徑,又可說不同門派,不同文化體系的論理思潮,都在探求世間真面目上各有不同所得,各自摸到方法論上的某些部位,了悟到不同的局部形貌,而整全求真則將這一概景況都看在眼裡,從而將之交互配合和統整起來,再將之納入整全求真方法論的基礎架構之內。

一) 心性並不整全的自我反省


大概所有門派的思考方法都沒有提自我反省這一筆,所有論述都圍繞著演繹邏輯(即一般人所了解的邏輯)和語理而作,不少甚至連歸納邏輯(包括科學方法)也欠奉,那就有點兒像只靠一條腿走路,將工具限制於鳥籠之內!但在求真價值的觀照之下,大多數人之求取得到或不到真相,卻多不是由不懂得邏輯語理所至,頗多是第二卷內所論及的,與求真相關的個人素養問題,此外就是邏輯語理不足以應付的問題,再不然就是從下面眾多求真發展歷史所展示出來的,是自我反省與否的問題,而且這自我反省與否,基本上就是求真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人文事物方面,往往受制於潛藏於上意識暗角乃至下意識(見第一卷第二章)內的諸種求真絆腳石(見第二卷第九章)的羈絆,諸如面子心態,以屁股思考,權錢或明星名氣模拜,不自覺的封建意識殘餘……等;你不自我反省,真相往往不可能求取得到。

即是之故,自我反省實為最最基礎和必要的求真工具,而本論之所以為之整全,共有三個方面,其一就是及至人的心性、心態和心理方面,而先天缺陷,成長創傷,差劣文化的薰染,謀取利位物權的爭鬥角力等,都早已將絕大多數人的心性、心態和心理扭曲至不利於求取真相,若不將之加以培育和扶正,此等心靈狀況會令到人類對世情的扭曲理解、對事物的扭曲取態上陷於彼此加害和自我虐待的惡性連鎖之中,沒完沒了。要將人類此一悲劇宿命予以終止,自我反省就是其起點,走出了這自我反省的一步,才有可能會拾起本方法論接下來的諸項方法:將人的心性加以培育、扶正和完善,然後人的心態和心理才可以回復健康。

人性在心性、心理和心態上的扭曲,也有由於沉迷電視和電玩所至。故然由於此二者的內容不少以發洩人性的陰暗殘虐面居多,也跟真實世界的機理脈絡是全然過度簡化、誇張有以至之,最要命之處還在於其所造成的訊息超荷。皆因此等訊息比之日常生活所收受到的,都具有強烈得多的官能刺激成分。心理學研究發現,收受到適當的官能刺激乃維持心理健康所需,短期刻意大副裁減所收受到的官能刺激,例如静心、面壁,雖則可以對某些心理問題發揮到治療作用,例如自閉症,之不過,長期刻意大副裁減,效果便適得其反,只會做成不少心理問題,甚至會引來抑鬱、焦慮、幻覺!按此道理,多多看電視、玩電玩豈不妙極?但原來研究又發現,電視和電玩都會令人上癮,而且更會令人將收受訊息的靈敏度調低,所有來自內及外界的訊息,都比較難於令人對之感到興趣,並進行分析理解。心理學上稱此心理傾向現象為「訊息超荷」。上了電視電玩瘾的人,都有訊息超荷問題,比起其他沒上此瘾之人上來,對世界萬事萬物都較少發生興趣及較難於加以理解,與及更愛對世情作出貼近電視電玩情節內容的扭曲理解。

人的心靈成長主軸,其實就是將人的欲望滿足從官能層次提升至精神層次方面的,思考探索以求得真相就是精神層次的欲望滿足,思考探索以將世情套入一己對世界的扭曲理解,則是官能層次的欲望滿足,能夠作出自我反省,不讓自己跌入官能層次上的世情理解,並且發展得出求取真相的精神欲望,正是求真方法的最初步。

「又一次恨錯難返了!是我有眼無珠,是我受人欺騙,還是……。可能都不是,只是我及我的同路人從不自我反省。」

對於一個好講面子(見第二卷第十章十、五及十、六)的人而言,上面的嘆息自責往往閃也不會在腦海中閃一下,皆因要他/她自找錯處簡直就是要了他/她的命。唯是當我們看見社會竟可以不住重蹈多起創巨痛深,人人遭殃的覆轍時,不禁要問:若不人人自我反省,覆轍可以不重蹈嗎?

兼且,不是肯放下面子去反省便足夠,還要有方法,否則人人都會找個自下意識抛上來的借口:「知人口面不知心!誰人能料?……」當然,最重要一點還是,無求真意識的人,絕少發覺到自己有任何錯謬,當然亦絕少作出自我反省。」

世間一概真相,倘若我已盡得,還需要求真嗎?既然我要求真,那就不光是求取未知的真相或最佳「論見」(見第一卷第六章六、三節),也還有我以為如是,然而並不如是的,與及我所以為如是者,雖則並無差錯,卻不是個聰明的了悟方式等等,也都是我要求取的真相。如此的求真,就必牽涉到反求諸己,自我反省。

一些意見、主張、乃至嚴謹、具備架構的理論等,這裡統稱「論見」,一聽起來便覺得合理的,往往只因為這些論見或其前設符合一己的先見---「一概我認為正確的既有知識、觀念、論見等」,反之亦然。如此判别所碰見的外來論見,須先假定一己的先見必定正確,不用說也知這是個必然錯謬乃至荒謬的假定。因之,當我們遇上一個我認為是錯誤的論見時,首先應弄清楚它跟我的那些先見相牴觸,然後再逐一檢討我的各項有關先見是否都真確無訛。



二) 範疇並不整全的自我反省

 


(以下並非政經制度的詳細探討,而只是借政經事例揭示不整全和不作自我反省的問題)
做妥了心性、先見的反省,接著就是思考涵蓋的範疇是否足夠的問題,整全的要義之一也在這裡。看經濟的若只看到生產效能和科技創新,定會支持放任或自由市場經濟(自由市場跟放任市場經濟並不一樣。最自由的市場經濟需要由政府不拂逆公意地作出一定程度的秩序規管,例如反壟斷之類,而政府作出最小可能干預的經濟秩序,本論稱之為「放任市場經濟」,幸勿將二者混淆),而只看到財富分配和生計保障的,則傾向支持國有產業經濟或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查實二者都無非同一個錢幣的兩個面,只有一面都不成其為錢幣。自由或放任市場若令金錢難於向基層流動,即叫消費隊伍大規模地減縮,國有產業或權控社會主義經濟(並非所有社會主義皆國有或權控)若因消除競爭和消除微觀決策而令到生產效率呆滯,則只可以達成均貧的生計保障。更重要的是,整全還要涵蓋得到,原來這個錢幣尚有個圓環圍繞著上述兩個面,這圓環就是自然生態和人以外的眾生。看不見圓環的亦即看不到糧價上漲主要由環境生態劣化所做成,例如濫捕、污染、暖化都令海產縮減了一大半,人口爆炸和現代化生活令能源耗用劇增,令能源價格上漲兼排放更多温氣和污染,進一步破壞環境生態結果又引發糧價進一步上漲。只看到圓環的則只著墨於狹義的生態經濟,如再生能源,自然資源循環等,而不理會必須要有整全的視域,方才涵蓋得到三者有交互影響的關係。例如自由或放任經濟必加劇經濟競爭,劇烈競爭必令政府及個人都不願意通過夠份量的環保法規,企業則傾向尋求將成本轉嫁至自然生態和他人利益上去;這套經濟秩序下的個人則傾向將全部精力傾注於求財致富和吃喝玩樂以求解壓方面,根本並無足夠餘瑕去改善社會、環境和個人或僅僅吸納有關知識。國有企業或權控社會主義制度則令到個人自由受到削弱,個人失去創造力,制度亦缺乏靈活性,亦缺乏成效反饋及或對之作出有效回應,也就乏人將既有經濟運轉所造成的緒般問題發掘出來並加以完善。乃至狹義生態經濟,光靠它本身其實無法解決環境生態危機,皆因它無視原來是經濟制度所帶來的結構性制肘才是關鍵所在。要算你有成本效益不差的再生能源,但人人國國都要拼命拼經濟的話,都只會對之敷了事,尤其是發展中工業國家,國民自下至上都缺乏公民知識和意識。所以,要解決這個錢幣的諸般問題,必先要理解得到不同經濟制度必然帶來什麼結構性問題,才可以從經濟制度上著手探討,可否各得其所?又當圓環和兩面不可兼得時,圓環定那一面要折衷多些?環境生態可還有折衷餘地?人口是否最應以不打擊經濟方式實行折衷?這還不夠,還要整全地涵蓋得到,你所構思的方案是否可行?會否帶來緒多得不嘗失的副作用?是否在社會衝擊不大的前提之下推行得到?只有答案都是肯定的,才有機會尋求得到確當的解決方案,而不光是在既存的制度上擇其一。

二、一) 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緊密相關


這還不夠,什麼國家會採行什麼經濟制度,也有莫大關係,並非因緣際會有以致之。代議民主制國家大多採行一定程度的累進稅和社會保障的放任或自由市場經濟,另外小部分會採行某程度社會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例如北歐諸國。集權國則大多漸次滑向權控市場經濟,小數採行權控社會主義(世上並不光有權控社會主義,另還有市場及或民營社會主義)或共產制度。即是之故,在整全的觀照之下,整全地看經濟制度仍未足夠,還要涵蓋得到政制,看到不同政制的營運特質,例如選舉制內的政黨和政客如何需要巨額捐獻,挑動得起群眾,「影響」得到傳媒、名咀,方可以取得席位,亦令到大眾都是被那些起紙傳媒和嘩眾名咀牽引著鼻子走路,由此亦不難推斷得到,即使有真知灼見,是否可以在傳媒之下爆光,與及誰可以在幕後操弄重大決策,打造社運明星名咀。亦由此可以推斷得到,所有施政和文化事物大都由幕後的財閥所操弄,都必訴之於民眾的官能層次,做成普遍人心靈下沉的惡果。集權制則離不開難於克服政權交接和政權壓扁民權的問題,還有權力遭濫用時無人可以依法制止,此外就是政權操弄意識形態,貪污腐化,施政缺乏成效回饙,傳媒亦揭發不了,回饋不了,也導致普遍人的心靈更為下沉,最重要還是社會和個人缺乏發現新問題和加以解決的動力和創造力等等。例如集權國在執行解決環境問題的各項措施上,也不乏佳作,寮國早已落實百分百無核O碳發電,比北歐諸國更早,俄國近年可以國家機器推展有機耕種,中國大量出口非常廉宜的太陽能光伏板……,唯是在環境生態危機的發現,在解決危機所需的科技、法規等的發明和發展等方面,盡都是由代議民主制內的人士所包辦,鮮有源於集權國內的官民者。所以,若無代議民主制內各方有關人士的努力,恐怕當整個地球都被化石燃料煑沸時,人類對其何以至之仍會懵然不覺。

二、二) 部分經濟制度必須與適當的政制配合才能運行妥當


政制不單會大程度地影響一國之採行什麼經濟制度,放任和自由市場經濟之能夠妥當運行,也非要有適當的政治制度配合不可。原因這兩套市場經濟都會引發強烈競爭,當然,競爭一方面可以加強生產效能,降低成本,大大改善受眾所可以理解及比較得到的產品素質,與及刺激高新科技和自動化生產的研發等,但它亦同時令學者、社運者和從政者皆漠視高新科技和生產自動化發展過速的種種副作用和所會帶來的,始料不及的諸般問題。競爭劇烈更之令到企業傾向把成本轉嫁至員工身上,不用說小微企業本身亦更難於獲利及獲得更少利潤,結果造成貨幣流通受到大阻力,與及較少貨幣流到小微企的老闆和員工手裡,於是亦造成最廣大的中下層消費隊伍收縮和缺錢消費,經濟亦會由於貨幣流速減弱而呈現收縮,啓動不景氣循環。民主的作用正好利用中下層選民佔多數的優勢,利用選票此一政治途徑將金錢轉注至中下層消費者的手裡,令貨幣流動恢復暢通,中基層人士擁有一點點工作~生活平衡,假若斫除了這民主政治機制的部分,放任和自由市場經濟其實都會是非常疲弱。

二、三) 政制與不同個人、社會和自然價值關係


探討至政制,便又不可以只考慮其經濟作用,這又是思慮不整全有以至之。一個社會系統內的各樣價值,亦即個人、社會、和自然的自基礎至終極的諸種價值都要劃入考慮之列。何種政制可以最大程度滿足得到最大多數人的價值訴求?假若諸種政制都只可以在某程度上有利於滿足某一部分的價值目標,又當如何取捨?又若認為諸種既有政制都弊害百出,有優劣差異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的話,又有否可能開拓得出一套能夠充分滿足上述各種價值的嶄新政制出來

二、四) 知之不整全,可罹巨災

探求環境生態危機出路的識者,都知道光靠狹義生態經濟本身解決不了問題。企圖構思的政經制度嗎?但市場經濟之能夠成功運行,除掉供求機制之外,起碼要待到波柏爾在二十世紀後葉問世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一書中提出「微觀規劃」原理之後,市場經濟的其中一個成功要竅才首次給發掘了出來。社會上充滿需求千差萬異的以億計個人,投身於以百萬計的大中小微企及自僱者之中進行生產,以滿足這億計人的各種需求,假如這百萬計企業另自僱者無法精準因應需求作出生產,稍有偏離時不能及時作出精準調整調節,則各個個人,還有社會和自然的各種需求便難以滿足得到,而市場經濟則正好可以讓各大中小微企和個人的決策層都可以因應他們的服務對象作出精準生產和精準調整調節的規劃決策,而這種決策則並非可以由全社會按民眾需求作出全面規劃而得,所以波柏爾稱之為微觀規劃。此外,要有能力構思得出一套可以成功運行的改良經濟秩序的話,除了要懂得波柏爾的微觀規劃之外,尚要懂得何謂成效回饋和回饋訊息。社會上各大中小微企業的老闆和自僱者都是微觀規劃的決策人,他們作出生產決策後,產品可否滿足得到社會上各個人、社會及自然的各層價值?若果他們都不大知悉,就會繼續生產不大能夠滿足需要的產品,做成生產低效甚至浪費。市場經濟的好處就是當有企業和自僱者作出這種低效生產時,顧客不會幫趁,金錢不會流到那企業之處,於是有無人繼續幫趁就成為生產決策的成效回饋,從顧客流向該企業的金錢正好就是正回饋的訊息。雖則貝葉斯早於十八世紀提出了訊息、回饋原理,但要待到波柏爾提出了微觀決策模型之後,世人才知悉每一微觀決策皆伴隨著一個成效回饋的循環。除此之外,改良經濟秩序的構思人也要明白貨幣的真正意義,它是交易媒介和回饋訊息遠多於財富,而且它必須要流動才能發揮得到交易媒介和經濟訊息的功能。總結起來,一個構思改良經濟秩序的人,必須明瞭市場經濟除了供求機制之外,起碼尚要掌握得到這三大關鍵竅門:一)微觀規劃,二)成效回饋和回饋訊息,三)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回饋訊息和貨幣流動的意義。「並不是」說一套改良構思必須具備這幾種機制,而是企圖改良者若對既有市場經濟秩序的供求和關鍵機制都懵然不知的話,便不可能期望此人可以構思得出一套行得通的經濟秩序出來。

探求環境生態出路的識者,都知道不少成效大的政策法規沒有被通過;不少解決得了問題的環保新科技得不到足夠撥款,所以發展不起來;政府投放巨額金錢鼓吹消費文化,卻吝於撥款推廣環境生態友善及提高此等意識的文康活動,當他們長期處於類此的挫敗之中時,心理上極容易因此失去平衡,寄望有人可以鼓吹得起綠色集權,甚至幻想一些既有集權就是綠色的,那就不用像澳洲一般,歷盡艱辛才終於2O12年通過了碳税法案,成效立竿見影,兩年後卻遭到要付出些微代價的選民和企業將碳税連政黨一併抛棄。這小部分識者同樣是腦筋有欠整全,沒有同時考慮到先前所提到集權制的宿命:權力難以順利交接,遭濫用時無人可以依法制止,貪污腐化,法治難以建立,施政缺乏成效回饙,政府、企業和個人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開創能力不高等,令人不得不加以質疑,綠色集權制在解決環境生態危機上是否比代議民主制度更勝一籌?還是只會更為糟糕?

二、五) 以事實和科學方法為依據,審視世上既存者

此外,不管是探求環境生態復原之路,還是探求最佳經濟出路,還是個人、社會和自然的最基礎和最終極價值的一籃子實現的,都必須要環視各不同現存政制之中,表現最佳的是那一套政經制度,以作參考,否則仍舊有欠整全。於是那又牽涉到,該用那一種尺度來量度比較呢?綜合先前提及的各樣價值及其交互關係,我們可以理出下面五項:
1)國民幸福程度,
2)環境保育成效,
3)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4)財富分配均勻程度(即堅尼系數),
5)自我糾錯能力。
這裡沒有武裝力量一筆,並不是說一個國家不需要武力,而是因為那只是實現價值的工具(見方法論四「何謂理性」一節)而不是價值本身,當不需要拿它來保衛價值的實現時,武力便不需要存在。除第五項之外,前述各項都有具備足夠專業和高公信力的機構長年進行調查研究,包括聯合國旗下機構,網上公開調查方法和結果,所以都不難找到答案。

二、六) 漸進優於劇進

除此之外,尚還要整全地涵蓋得到,舉凡涉及政制及或經濟制度的變革,必帶來全民生計乃至生存的重大影響,徹底而劇烈的變革,亦必帶來巨大沖擊。像民主變革,凡採涵接原有帝制的和平變革,都能順利過渡,例如英、日;凡採消滅原有一切權力的,必帶來長期混亂甚至戰亂,然後才有部分變革國家得到成功,例如法國。又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變革,舉凡涵接原有傳統或既有市場經濟秩序的,大多得到順利過渡和成功落實,例如北歐諸國(芬蘭、瑞典、娜威、丹麥……並非俄國、捷克等)和二戰後英國(其實成功,只是不敵外間自由至放任市場經濟的高競爭力,後在首相戴卓爾夫人領導下將之改回自由市場經濟);舉凡改換至非市場的社會主義制度,全都要歷經數十年生產低效乃至失效,然後才有一兩個小國能夠成功運行,那就是古巴(其實社會主義經濟上成功,只生產力較市場經濟略低和要付出其他代價)。

從檢討審視各既有不同政制也可以發現,北歐諸國在上述四套尺度的量度之下皆最為成功,然而此諸國在政治和經濟制度上都是從世上旣有的、而且亦算行得通的民主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再加以改良而得的「社會民主」制度,那是一套靠近社會主義然而並不全是社會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與及對前述議會選舉弊害加上了若干改良的代議民主制度,推行之時也並不像中、俄的推行社會主義,或法國的推行民主政制般,將既存者驟然連根拔除而至。

二、六、一) 世情無絕對,也是整全探討的要項之一

當然,世情無絕對,尤其在面對一些急激惡化的情況、局面而言,猛藥也要劃入考慮之列,然而在投入猛藥之前,則更之不可以不對所構思的猛藥作出徹底而且整全的審視,乃至及於心性方面。

不明瞭自然有道,也算不上整全

須要涵蓋得到的範疇,有時甚至完全讓人做夢也想不到。那就是,自然地出現、不在人的構思之下形成的社會運轉秩序,例如各地不同的傳統市場秩序,人們往往對之僅有皮相的理解,而不識自然形成的事物,往往都內藏極端深奧微妙的機理脈絡,人體就是當中一個典型例子。市場則是個近世才知一二的東西,幾節之前已略作介紹。而自然形成的市場,卻不是自由或放任式,而是各地有大小不同差異,為經濟學者所合稱的傳統市場經濟。傳統市場經濟都具備上面介紹過的供求機制,微觀決策,成效回饋,回饋訊息,交易媒介,貨幣流動等要項,原來傳統經濟還有一項非常關鍵,卻鮮為經濟學者探討過的,就是競爭適度化!當一個區域市場成熟至某程度,競爭也會趨於激烈,同業之間於是會組織行會,共同商議價格,用以消除明示的價格競爭,當然,隱性價格競爭如買菜送把葱等,另貨品和服務質素,還有跟其他替代貨品等競爭則依然存在,所以行會只是將競爭的劇烈情度減低,而非消除競爭。今日主流經濟學者會認為市場愈自由愈好,所以此舉不利經濟,因為會抬升了物價,但主流經濟學者亦同時同意,完全自由的市場內各企業的利潤在原理上都會降為零,實質上則會令到各企業難於獲利,要想方設法減少工資和人手,增加勞工工時等。但他們卻沒有繼續推拷,從貨幣流動角度看,企業太難於獲利結果又會出現貨幣難於流入中下層消費者手中的局面,導致最廣大的消費隊伍劇烈收縮,於是引發起不景氣循環!所以,並非只有競爭過少才有問題,競爭過劇同樣是大問題,尋求競爭的適度化實有其必要,而此種適度化則早已存在於傳統市場經濟之中。並不是說行會、商會等就是最佳的調節競爭機制,而是構思調節競爭機制,以使其適度化,也是構思經濟制度出路者其中一個不可以不明瞭的關鍵要素。

二、八) 政治經濟制度一起構思

基於政治制度乃更高一層可以決定到社會採行什麼一套經濟制度的決定因素,撇開政制,獨立地構思經濟制度可說是一盅脱離現實之舉,經濟必須跟政制一起探討才有實質意義。北歐諸國稱其政制為社會民主制度,即其乃一套政經制度,而非單單政治制度,社會民主大致上是指透過全民政治權力均等式民主(不是權為民而謀式民主)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而社會主義不就是生產工具由國家擁有,而是國家在公意認同之下透過税制和國家只經營某些更適宜由國家經營的產業來達成全民由搖籃至墳墓的保障,結果北歐諸國在先前論及的四套量尺的較量之下在全球諸種政制中都是名列前茅,正好是政治經濟必須要一起探討才有實質意義的真憑實據。並不是說北歐現象便足以證明,下個結論,而是北歐提供了支持這論點的一個真實證據。社會民主之成功,在於其一它將社會主義重新定義,不再限於生產工具國有化,更不再是計劃經濟,於是讓供求機制、微觀决策、成效回饋、回饋訊息、交易媒介、貨幣流動等關鍵機制都可以繼續在其新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內存在,代議式均權民主制度雖則民主成分遠遜於直接民主,但仍可以發揮到一方面將妨礙關鍵經濟機制運行的政府濫用權力、壓扁人權、和貪污腐化等減低,又可以將支撐關鍵經濟機制的人權、公民意識、和法治等加以鞏固,另方面更可以透過政治手段將財富自市場之外重新分配,以達成全民自搖籃至墳墓皆由政府保障的新社會主義價值目標,而且這個財富重新分配的決策過程也具備成效回饋機制,與及回饋訊息能夠有效令到決策層按之作出決策修訂。



二、九) 價值探索,更有必要


但若探討政制,便不能只探討什麼政制傾向衍生什麼經濟模式,更要探討什麼政制更易於及更難於服務些什麼價值意義,否則也仍有欠整全。普遍人只考慮到生產總值和財富分配,聰明些少的才考慮到人權和法治,但仍未著相。原來價值要分層,起碼要分成基礎基和終極層,但所有人都誤以為價值只分功用和終極兩大範疇,各範疇內的各不同價格再按優先或重要次序排列。原來除此之外,起碼尚要知悉價值要分基礎和終極兩層。好有一比,世上有不少志士仁人為理想捐軀,即使你先讓他們小心考慮好後果代價,又釋除了他們的社會、朋輩等誘因,才決定採取行動,他們也會義不容辭,乃至到受苦受難的當場,也絕不後悔。但若要他們為理想長年承受酷刑便又不同,大部分人在深思熟慮之後都會改變主意,其餘的都會在受盡酷刑之時感到後悔,即使理想可以因此得到實現亦如是,也即是在得到長期承受劇苦和實現理想二者都得到真實體現比較,而必須要二擇其一之時,都必定會放棄終極價值。志士仁人都不會將不用受苦作為人生的終極價值,否則便不成其為志士仁人,不過他們的上意識(見第一卷第二章)卻都必定意識不到,原來尚有一類價值,若與之發生衝突,即便是他們人生的最終極、最著緊的,亦會放棄以滿足此類價值。「無長期劇苦」即是這麼一種價值,在一個人而言,任何價值與之發生衝突,都必須放棄。短期劇苦則不同,不同人有不同的,為達到最終價值去志願承受的程度。

二、九、一) 社會需要滿足三大套價值
普遍人也不知悉,社會有三大類價值需要得到滿足,那就是個人、社會和自然價值。懂得要探求價值的人,絕大多數只識個人和社會兩項,而不識兼要照顧自然價值。而且一個國家的自然價值,「最起碼的環境生態素質的維持」這一項價值就跟「無長期劇苦」之於個人一樣,所有其他價值都不可以與之相牴觸,否則都只好放棄,皆因若果「最起碼的環境生態素質的維持」也達不到,則所有其他價值也早晚全都不可能達到。個人價值包括些什麼,都可以簡單地以馬斯勞的需求層級來表達,其實那還未夠完整,人還有存在於下意識之中的靈性需要,馬斯勞的自我實現最頂一層仍未算有提及,普遍人亦不意識得到,必須要審視普遍人的思行為模式才能發現,他們之尋求宗教寄托,尋求形而上的哲理,還有尋求社會或自然價值的實現等,都是在這種不意識的欲念之下產生,當這靈性需要長期得不到滿足之時,人的慾望會向下沉,乃至扭曲沉醉於官能刺激甚至負面、魚肉他人或反社會的行為方面。至於自然價值,最終極理想當然是國家管轄範圍內乃至全地球的大地海洋湖泊河溪的環境生態都回復至剛有人類祖先在地球上出現時的狀況,起碼也要符合各志願及受薪環保工作者訴求。又至於社會價值,它跟個人和自然價值具有根本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可以自個人本身和自大自然之中鑑別得到個人和自然價值的存在,社會價值卻並不是從社會本身鑑別到其價值,而是從如何透過社會的某些結構、安排、觀念等令到個人和自然的價值得到最充分及最容易的實現。例如生產總值,假如絕大多數人都分享不到的話,那管它有多高也可以是枉然,而且這財富分配只顯示出一個類近奴隸的社會模式而已。又例如人權和統治者權二者,前者之乃一項社會價值而後者只屬一項社會架構運轉機制,乃在於前者直接關係到個人和自然價值的實現,後者並不是。又例如人治和法治,普遍人之負面看待人治而視法治為一項重要社會價值,乃因為法治在個人價值和自然價值的實現上屬於不可或缺,人治則處處妨礙。不少人任意地將任何國家價值置於個人價值之上,乃由於對上述社會價值的殊異之處並無認識所至,又是一則思慮不夠整全而引致的謬誤。可以說,任何一項社會價值,假使跟個人和自然價值無任何直接或間接助益的話,這些社會價值也都並無存在或予以考慮的必要。

二、九、一、一) 政制與三大套價值緊密相關的具體證據

政經制度的構思就是如何讓這三大範疇的價值都可以藉著這構思出來的制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若果不同制度偏向較多滿足某些價值和較少滿足另一些,當如何取捨?例如代議民主放任市場經濟對發展高新科技及其工業最為有利,但對財富分配、環保、社會、政經制度和文化各方面的發展則差強人意;社會民主則剛好相反,最有利於財富分配、環保、社會、政經制度和文化各方面的發展,但在發展高新科技及其工業上則並不突出。上述政制和所述價值的關係並非科學結論,但可自各不同政制的運行機制推論得到,亦有具體而且一致的證據可作支持。那就是將世上不同國家自最代議民主放任市場至最為社會民主的排列起來,於是可以得到某程度依從上述相關關係的科技發展、工業、財富分配、環保、社會文化發展等價值實現的連續變化,所以本論界定這個相關關係的陳述為推理陳述,它雖非歸納科學陳述,卻是真確機率較高的推理陳述,皆因具有可量度的證據作支持。例如美國是代議民主放任市場的表表者,北歐諸國是社會民主最具代表性國家,西歐諸國則介乎二者之間等。

二、十) 除了三大套價值,尚要審視政經對國民素質的影響
要算社會民主最有利於滿足個人、社會和自然三大範疇的諸般價值,但若其運行並不利於國人品格(根據普遍使用規則,就是誠懇積極、尋求美善等)、通識能力、理性求真和公民意識等本論統稱為國民素質的提升,經歷長年累月的成功運行之後,仍會换來國民素質的漸次下降,這下降又會反過來侵蝕原有制度的成功運行。所以,光看三大價值範疇的體現還不足夠,我們尚要看一套政經制度會如何對國民素質作出影響,會不會因此導致一國由繁榮昌盛步向紛亂式微?就純理論上言,正面的國民素質正好就是最有利於三大價值範疇付諸實現的素質,例如普遍人都易於理解得到的,包括公民意識、誠懇、積極、向善、通識和理性能力等。集權制度經常會受到拓病,普遍人之無法參與公共和政經事務的討論和決定會帶來各環節國民素質的下降,而證之於歷史,集權制政權都無可避免會走向紛亂式微,就只沒法釐清國民素質的下降會否是重要成因之一。代議民主制則因選民長年要認識及應對社環政經等問題,所以都慣性地給培養出更高的公民意識,但卻經常被傳媒、名咀、政治明星等導引至短淺、即食的理性和通識層次,目光亦給轉移至無關宏旨,甚至無中生有的議題上如近年美國人爭取廁所不用分性別,個人可以不按生理構造而只憑意願決定一己性別,甚至可以有多於兩種性別及隨時變更的選擇……更有好幾成國民則因其支持的政見或人物長年無法上位而採放棄態度,轉為對社環政經等問題不聞不問。不過,雖則如此,環視西方各代議民主發達國家,自二三百年前民主化後都可以從原本帝國時代向外殖民侵凌漸漸轉變為志願結束海外殖民地,並且向外推進人權和推廣自社會至自然方面的知識。乃至於東南亞各國,近數十年才先後代議民主化的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其治安和派系衝突都持續得到改善,「排華」(那是指原住民對華裔族群的燒搶姦殺)惡行沒再出現,經濟亦在不斷改善之中,雖則那是以高昂的環境和人口增加的代價換來,但亦在在反映出其國民素質在多個環節上的持續改善。整體而言,代議民主可以令到國民素質在基調上得到一定提升,不過就是達不到進階層次,這現實令到代議民主制在更上層樓的進展上,和面臨深遠重大危機時的解決上構成重大障礙。例如核子世界大戰危機,二戰後以來一直威脅著全世界,蘇聯共產集權和代議民主兩大敵對陣營為確保無人會首先發動核戰,都發展出確保交戰雙方同歸於盡的核還擊力量,結果人人都要在毁滅性核戰的陰影之下生活,一時看不到出路。只不知是上蒼同情還是什麼,蘇共陣營卻戲劇性地於1989年迅速瓦解,核心地區重新以俄羅斯名義立國,改行代議民主和市場經濟制度。政制的重構過程可算強差人意,但最大困局還在於轉型市場經濟障礙重重,導致民生長年陷於困頓,無法自拔。不過,向來奉行市場經濟的民主陣營內上上下下臣民則如釋重負,因為困擾數十年的核戰威脅終於解除,不過其時西方發達國內人士只要公民意識和社會通識足具,定當知悉這走運得來的太平日子應該好好設法珍惜,確保不要未來又掉回核戰危機之中才是,可惜他們當年幾無一人作出此高瞻遠囑,看似無人了解得到俄羅斯的成功民主政制轉型才是確保核子太平的關鍵所在,而只做治標的核子裁軍,不理會俄國的經濟若不能成功轉型,民主制度亦難以得到成功建立,所以必須齊齊出手協助俄國轉型市場經濟,才不虞未來被野心家有可乘之機,鑽未夠完善的憲法漏洞和民心不穩的空子,將國家機器騎刼過來,以至核子大戰的陰霾又要重新朧罩在地球的天空之上。

上述見解並非甚麼高深哲理,長年關心探討政經時事的人也都必定明白,問題代議民主制度下選民的即食短淺,令到政客不會獻出此策,即使偶有識者,亦苦無渠道可以僭入大眾傳媒或透過大氣電波作出呼籲,皆因該等渠道早被精於討好大眾的即食短淺,巧妙閃避各方權勢甚至乘人不覺地迎合暗處金主的名咀明星和媒體所牢牢把持,世人才終於在2O22年2月被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炮火驚醒,核子世界大戰的威脅不單止於焉重臨,爆發的機會之高尋且前所未有。

二、十一) 也還是社會民主制度較優
社會民主在國民素質的表現上也傲視世上現存的諸般政制,雖並未見之於國民素質指數,皆因類此的可靠調查仍未面世,卻就可以見之於經濟付出遠多於經濟得益的對諸般環境問題和危機的解決實踐上,北歐諸國在這方面都遠遠超前所有其他國度。此外還有在探求主流工業文明的未來出路上,深型綠色理論和實踐都是由北歐諸國的論者、學人領導著潮流,他們也老早於數十年前便不住對逐漸廣被全球的費利民主義和貿易全球化提出了一針見血的劣評,世人若不是全被傳媒名咀和學術建制招牌乃至諾貝爾獎所蒙蔽,O8年環球金融海嘯根本上不用發生,其所帶來的諸多後遺症也不用時至今日仍在拆磨著人類整體。

何以社會民主政經制度又可以有利於國民素質的提升?只究其重點,皆因一方面其有效代議民主制度讓它免除了集權制對平民自由的限制,人人都可以自由發展其論見主張,推動公民社會的建設,另方面其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成功運行,提供得到生計保障和較為充裕的平衡生活予廣大民眾,不用像放任、自由或權控市場經濟社會內的民眾般要投放盡一概時間精力於拼搏金錢之上,人性中所潛藏著積極及或利生的欲求得到釋放的空間。社會民主同樣遭遇到前述傳媒、名咀、愚民、政客的問題,但充裕的平衡生活令到論見主張多了不少另類發表渠道,也多了不少有時間精力探求真相的群眾,不作任何裝飾賣弄的真知灼見、精闢見解、獨到主張等都遠為容易得到面見公眾的渠道,於是令到公眾得到較大的提升,從而亦令到主流媒體和大氣電波等專門迎合、討好、嘩取公眾者不得不調較一下自我水準,引入不吸睛然而有見地亦非典型的論見主張,終於勉強引發得起論見深廣度的良性循環。



二、十二) 審視反整全主義


至此反整全主義者必定提出反駁,清楚詳盡地學好某一套政治或經濟主張都要花費巨量的時間和精力,尚要閱讀巨量的論文和文獻、剪報、視訊新聞和紀錄片等,要探討這麽多套的政經、哲理、和人文的學問是否可能,還未計算要將它們加以融匯貫通然後撰寫出來!更未計算融匯貫通之後尚要據之構思出一套更能滿足各方需要,和更妥善解決各方問題的政經方案出來,怎麼可能!!!

其實這反駁也同時承認了微觀進路和窮盡式徵引對解決政經、社會和自然等諸般實在問題的無能為力,近數十年來世上每天都有千百計的人發表關乎某些小處的專論,除非先有人理出個學問架構,然後再有整個人數不少的學術隊伍去進行詳閱和將之填充入架構之內,再以之理出本方法論上面所論及的整個脈絡出來,當然專責審視各個宏觀框架和相互之間關係的,少不得又是本論所提出的,具備足夠整全份量的人才,只不過如此一來,這麽一個學術團夥就不再是按現行主流學術建制的模式運作,而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整全學術研究組織。

費利民正好是個反整全主流學術的表表者,窮其一生,除了盡情滿足主流學術建制的手法要求,令他自己及其門人拿下不少於十個諾貝爾獎之外,就連其主打理論放任或自由市場經濟要依賴政治手段將財富進行經濟活動以外的重行分配方能維持得好也懵然不知,只管拿著顯微鏡終其一生都只察看放任市場經濟的優異之處這一小尖端,不用說這種主流學術建制的迂腐探究方法結果連社會民主制度這個經濟、民生保障、公民意識、適當科技等早已盛放的燦爛花海也視而不見,終由於其支持者的執迷而導致全球費利民經濟於O8年一夜崩潰,反整全者更之只顧搶救經濟,而不識這環球金融海嘯影響所及,已令到世人開始對民主制度的信心產生動搖,更令獨裁/專制找到口實死灰復燃。

本論也非常欣賞這些反對者對探求學問必須要瑣細入微的執著,問題長途遠足並不可能帶著一比一地圖進行,而只可以靠幾張1:100,000和若干張1:20,000等高線地圖。拿著這種一比二萬地圖,不少地形詳情的確都沒有給顯示出來,幸好沒顯示出來的全都範圍不大,起不到決定性作用,此外遠足客亦已透過地圖外的其他渠道知悉沿途有什麼因為地圖比例所限而沒有顯示出來的情況,在行程規劃時已經劃入了考慮之列,所以不會臨場才發現地圖沒顯示出來的此路不路,以至前功盡廢。反整全論者的擔心亦一樣,政經的整全探討並不會採取他們念博士時所學到的方法,那些是用顯微鏡去理解世界的技倆,在野外所探討得到的只可以是岩石構造,土壤成份等,而不是怎樣穿越重重疊疊的山水迷津,到達目的地。

整全的政經探討,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歷史框架進路」,那就是審視不同的諸多政經模式在歷史中的興替,尤其是近現代的,每一個不同的政治或經濟的架構就是一個框架,先是概略的,但卻令人易於了解不同框架之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然後不住將不同社會現象、實況、專家學者的尖端探討等將框架豐富乃至修正。更少不得不要人云亦云,要看關鍵史實,例如看工業革命怎樣將傳統市場經濟轉變成放任市場經濟,於是導致嚴重剝削和嚴重貧富不均的出現,遂引發起馬克斯共產主義武装革命和民主選舉在既有經濟秩序下引入改善基層收入和福利這兩個不同改革主張的出現…………先有概略框架的認識,然後再將不同學者針對著某些微觀問題/情況所作的眾多論述逐一引進至一個個的宏觀框架之內。例如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先有主流經濟學的供求機制等,然後再加入衍生金融、微觀決策、成效回饋、回饋訊息、貨幣的意義、作用和流動,財富透過非經濟機制和得到普遍人志願贊同的重新分配…………如此的探討方法才能夠整全,兼且可以讓反整全主義者的牛角尖鑽研成果都同樣得到適當的動用,不會光光待在文獻檔案室內等候推砌另一牛角尖的學者/博士生進來閱覽,弄些一德之言的費利民主義出來,觸礁後另一幫反整全主義者又推出新馬克斯主義上來,直像「循淋生肌膚神祕消排骨」十大系統輪流登場,但就有欠整全,總之就是拼合不到一個人體出來!

 

對「反整全主義」或「不得不牛角尖主義」的批評看來頭頭是道,又可有確鑿證據拿得出來嗎?當然有,那就是現今世上最成功的,主要為北歐(娜威、瑞典、芬蘭……而非俄國等)所奉行的那一套:



二、十三) 社會民主主義


審視近世旣有不同政經制度,可知個中最成功者當是北歐所採行的社會民主主義,其成功之道也正好是能夠將多種政經機制,乃至和平漸進過程併合起來而得的一套制度,甚至理論發展者當中的首要奠基人愛德華伯欣斯坦也是個理論和實踐並進的人類出路探求者。他十六歲便離開學校,不久後便又投身工人運動,自行鑽研理論和推動實踐,絕對不是那些只管抄貼(見方法論七)主流學術建制手法的迂儒,卻又同時可以理論滔滔,將兩大對立經濟理論加以拆解,再求取得到一個接近兩存其美的社會民主方案,立論過程絕無鎖細入牛角尖和窮徵極引。另外本論之所以不視羅莎盧森堡為首要奠基人,乃因為她主張以流血革命取得政權,但所有社會民主國家皆以和平途徑讓他們的政經主張付諸實行,以她為首要理論奠基者自然並不妥當。本論更加會剔除法定南喇沙,皆因他的經濟理論跟馬克斯的相差不遠,那就跟北歐的某程度社會主義和大致上自由市場經濟根本上就是風馬牛。由此也可發現,社會民主這強調在「有效民主」(例如真普選等)和市場經濟基礎之上,以和平漸進而生此一新社會主義政經制度,不單只其架構最為貼近這裡所宣揚的範疇整全,其發展過程也是以相對上最為整全的方式產生。

先前不是說過,不懂供求機制、微觀規劃、成效回饋、回饋訊息、貨幣流動、作用和意義的人,不可能構思得出行得通的政經制度出來的嗎,為什麼愛德華伯恩思坦及其他社會民主理論家又可以?那時代的人不是只認識供求機制一項嗎?那就請了解清楚,社會民主只是動用了原理思維(見方法論七)拿揑得到最關鍵的社會價值,然後據之將既有行得通的政治及經濟模式稍作改良,再適當地併合起來,並強調以和平漸進方式推進,鑑於此制度仍舊奉行市場經濟,基本上在政治和經濟制度上並無核心理念上的全新構思,則即使提倡者並不認識市場經濟內的個中要竅,也不會構成大問題。

議論至此也不在於結論人類經已找到了最理想的政經方案,不同國度的人仍要就著他們的旣有國情「整全」地探求出路,尤其是要解決先前所論及的,各不同政經制度的結構死穴,而只在於介紹社會民主在先前述及的四套量尺的較量之下,竟然都可以在眾多不同制度之中名列前茅的話,成功之道在那裡,而且其成功之道跟這裡所論及的整全之道都基本上是如何一致的。



二、十四) 蠻幹的好人


近世諸多災刼苦難和邪惡,絕大多數乃由部分心性和思慮不夠整全的参與變革或支持變革者的蠻幹而致。即是之故,每一位立志探求社會和環境出路的志士仁人,甚至只在乎盡情利己的投機分子、既得利益者,都必須好好拷問自己,有沒有整全地探討得到各個有關環節,或顧慮得到各種構思一旦付之實行,會帶來些甚麽可能的大小副作用或意料之外的,誤人然而更加誤己的負面後果,還是到時才不顧一切地為這些集體失策加以掩飾,否認,及或卸責,然後才著手急謀補救,卻又為時已晚?




三) 方法並不整全的自我反省

 

 


在方法上而言,最初步就是反省到自己是否原來並不愛思考!不愛思考的人,在今日頂複雜的高科技世界之中,自個人至社會及地球的認識和理解,皆會錯謬百出乃屬必然結果。思考其實充滿樂趣,不愛思考的人只沒有開發這方面的樂趣而已。

思考可以尋到樂趣乃至人生意義,其中一個普遍人都可以凑效的開首辦法就是玩智力遊戲,不過,這玩意只適宜作啓動之用,當到玩上了瘾,也摸到一些推理辦法之後,便不應再玩下去,皆因真實世界跟智力遊戲是兩回事,接著便應要將視焦自遊戲題目轉到真實世界上面去,更詳細的發展詳情見第二卷第八章

(對嚴謹純科學不甚了了的,可徑直下跳至三、八對唯科學主義的自我反省」一節繼續閱讀。)

三、一) 模擬和系統思維作為科學求真工具的反省
非哲理人士故然必須要經常如此警醒自己,哲理學者/發燒友又何嘗不然?語言分析學派雖則標榜分析哲學,卻視現象分析為左道旁門。分析學派尊祟科學方法,卻對模擬思維和系統思維等整全思考方法嗤之以鼻,殊不知物理學的轟天大特破,愛恩斯坦的質能互換方程式,E=mC^2,核能的最核心原理,乃以著名的「愛恩斯坦盒子思考實驗」而取得,亦即模擬一束光從方形盒子內一邊盒壁射出至對面一邊,然後根據物理學再加上輻射壓力實驗所得現象和原理,模擬盒子在光射出至到達對面一邊這一段時間區間,朝著與光線前進相反的方向移動了一段微小距離而得,一個徹頭徹尾的模擬思維方法,而非進行真正實驗以取得數據,然後拿來建構方程式!而狹義相對論的時間延緩方程式和當中的勞倫兹因式(詳見本論作者彭耀階所著「狹義相對論的推證方法和求真透視」),也是經由模擬物理光學,與及相對光速不受光源和觀測者之間相對運動影響的光傳播現象量度結果,而據之模擬一個光學反射實驗在超高速列車的車廂內進行而得。系統結構則首度於生態科學中被發現,生物圈及其內外的大氧圈、水文圈、岩石圈和地幔共同形成一個地球生命延續體系,而生物圈之內更包含著無數大小子母層級的生態系統,和生境群落等子系統。…………所以,不自我反省之人,任你的書本學養有多高深,終究也不過是籠中之物,做鳥籠內的學問。

政治制度,社會結構,乃至地球熱平衡,原來都具有覆雜的系統結構,都必須以系統透視才能夠認識得通透,本論亦會於遠後部分詳細解構社會系統和地球熱平衡系統。中國古代的五行相生相剋觀念正好是個概畧的系統模型,主要用於解釋人體構造,很可能是世上最早的系統哲理。之不過,人文事物的模擬思維和系統探究則非常容易出差池。嚴謹可靠的系統思維,直到生態學的研究才被發展出來,只面世了百餘年。模擬思維則不同,例如兵推,自有戰爭以來,指揮軍隊的將領都必定小心奕奕地進行兵推,而兵推亦即在腦海或指揮帳內預先模擬戰事的進行,不過具有歷史常識之人都知道,不少將領們事前推演好,認為可以穩操勝卷的戰役,結果又會敗得一塌糊塗。儘管如此,乃至今時今日,兵推都是不可或缺,所不同者無非再加入高科技方法,使用電腦模擬,不過準確程度不會因此大幅增加,皆因模擬思維的成敗在於關鍵因素的拿揑,那就不是電腦所可以代勞。

所以,求真者之動用模擬思維,當如成功的兵家,深知偶有意料不到的異軍或意外,亦知百密也有一疏,可能會對某些機制、關係、因果等有所遺漏。但亦不會因此便一如絕大部分分析哲學學者般棄而不用,皆因求真者所面對世情、問題、危機、困局等,大多不可單以演繹及或歸納邏輯(包括科學方法)求取得到真相或最佳論見,整全求真在遇上適用之處,就像成功的兵家一般,動用兵推,只要明暸到其可靠程度跟演繹和歸納法有別,前者是演繹或歸納科學陳述,模擬則是推理陳述,可靠程度較次,如何使用這不保證不出差池的模擬推理陳述,則純屬使用者的個人主觀判斷,一如成功的兵家,明知戰事未必如兵推結果般進行,而仍必要進行兵推一般。只要我們將不同方法所得按其可靠程度歸類,不混為一談,則邏輯以外的不同方法依然並不牴觸分析哲學的核心原理。

系統思維又有所不同,皆因它同時又是一個模型建構,若果建構過程能夠符合科學方法(模型建構乃重要科學方法之一,將於較後論及),系統思維可以晉身為科學模型建構,一如生態科學內的諸種系統,否則系統思維會跟模擬思維一般,屬於推理範疇,可靠程度不如科學方法。


三、二) 系統思維作為科學模型建構的反省


所以,整全思維並非反邏輯和科學,而只是將求真方法按下述「依真確機率差別歸類和排序」原理擴充至模擬、系統,乃至感受、直觀等範疇,核心工具依然是演繹及歸納邏輯,最基礎工具依然是語理。至於感受,它之成為一項求真工具,決定性因素在於它是價值的決定者之一,而不少論證練/網的頂層乃一項/一套價值。

整全求真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相信任何陳述(見第一卷第五章),只要他清楚知道「一則陳述的真確機率」是何意義,與及清楚知道他所相信的屬於那一真確機率類別的陳述,那就不構成求真問題。而更加重要一點,還是當他所信的跟另一真確機率更高的陳述有所衝突時,能夠知所取捨。

各不同真確機率陳述的歸類和排序:
(詳見方法論六。私有經驗陳述和價值陳述並不適用)

1、演繹科學陳述
真確機率: 必真,即不可能非真
(見方法論六彭耀階著「思考、陳述、述相、真相、真理、何謂真理)

2、可由任一有能力第三者覆核的普遍性公有經驗、事實或現象陳述
真確機率: 有條件必真,即有條件不可能非真
必真條件: 宇宙秩序恆常不變
(見方法五及彭耀階著「思考、陳述、述相、真相、真理、何謂真理」)

3、歸納科學陳述
真確機率: 有條件真確
真確條件: 未有新的可由任一有能力第三者覆核的普遍事實、現象、經驗、科學理論及或其他確鑿證據被發現,足以對之構成有效懷疑及或否定。
(方法五「現象和事實,科學和推理的終審庭」)

4、推理陳述,即以上面14類別陳為依據,再以合乎邏輯語理推演而得的結論
真確機率: 低於歸納科學陳述和高於信念陳述

5、信念陳述
真確機率: 低於推理陳述



三、三)感受、直觀作為一項求真工具的自我反省:


所以,整全思維並非反邏輯和科學,而只是將求真方法按上述「依真確機率差別歸類」原理擴充至模擬、系統,乃至感受、直觀等範疇,核心工具依然是演繹及歸納邏輯,最基礎工具依然是語理。至於感受,它之成為一項求真工具,決定性因素在於它是價值的決定者之一,而不少論證練/網的頂層乃一項/一套價值。

好有一比,我在商場內口渴起來,正納悶應該喝汽水、清水、涼茶、保健飲品還是果汁時,只要弄清楚價值取捨優先:解渴、味道、保健、環保、提神、價錢等,就不用為上百種選項所困惑,也可以將金錢發揮到最佳效用。各個價值選項何者最優先,何者較次,如此類推,就成為整個論證網的前設,而感受決定了我應如何排序上面各項價值考量。例如我感覺到並非太口渴,於是可以加重考慮味道、保健、環保等,但我若果同時又覺得困倦,於是改為先考慮奶茶、咖啡等一類飲品。至於環保,則屬科學、邏輯推理範疇,而且環境科學發現所有物質動用都或多或少構成一些環境影響乃至破壞,所以人人都應要在生活上盡量環保,按道理應該將「相對上最環保的選項」擺放在最優先的價值層次,並要注意剔除「環保考量上絕對不能接受的選項」,然後再考慮其他價值取捨。其實整合環保和其他價值選項的過程就是一個論證網,都是要靠邏輯方法進行。但這也不是必然,假如我是時正「感覺」到渴得要死,買了一樽包裝上較不環保的飲品來喝,只要不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選項,也算情有可原吧。由此亦可知悉,舉凡涉及價值滿足的論見,價值取捨決定了整個論證如何進行,因為整個議論都是以滿足價值目標的最大化而成立。而採納那一項作為最高價值,有不少情況是由感受決定,所以感受也是一項求真工具,只是其使用方法跟邏輯語理、模擬系統等又迴然不同。

至於價錢的價值考量,看來是邏輯推理範疇,但原來以歸納及或演繹法求取答案,故然之準確可靠,但在如此這般的場合卻屬於不可行,因為非常費時失事,所以實質上都只能夠靠直觀作判斷,目標選項的價格合理否,有沒有超出我的每瓶預算上限等?當中或有邏輯推理成分,但也主要以直觀判斷才能定奪。

三、四) 邏輯、科學的極究,不再機械唯物
能夠將邏輯、科學方法及其應用推至極究的,都不可能是獨沽一味專研分析哲學之人,而是尖端科學的表表者如愛恩思坦,量子論中物質波的倡議人德布羅意,地球科學大地之母假說的倡議人納夫洛,宇宙秩序於渾沌中自然而生此一假說的倡議人普理高津……等,他們以精準方法所探究得到的世界真像,跟普遍人自生活經驗和一般科學所知的常識世界原來截然不同,並不是牛頓物理一般的巨大時空機器。此外,具有生命,會自我調控,以適應生存環境和最佳化生命的,並不限於生物個體,整個地球所形成的生命延續體系,也是如此。首先一位由自我反省並且隨後確證到,而非「隨口噏」到這機械世界觀念錯謬之人就是愛恩思坦,他並非時下刻意講創意,攪特破、刻意將眼眉畫在下巴一族,而只是對當時「以干涉儀所成功量度得到的,光並無相對速率,亦即不管你以高速衝向光源還是以高速飛離光源,所量得的相對光速都是不變的每秒299792.5公里」感到大惑不解,因為這現象跟生活經驗、常識、和物理學都相牴觸,終於才以模擬在高速列車箱內進行光學反射實驗拆解到,嚴格來說就是以合乎物理、光學和數學的邏輯推證到(詳見本論作者彭耀階所著「狹義相對論的推證方法和求真透視」)時間、空間和物質質量並非絕對恆常和互不相關,而只是有條件地恆常,並以相對運動關係交互影響。愛氏之所以提出這套論說,並且引入前所未有的假想實驗方法,亦即一套模擬思維的辦法,無非因為不如此便無法取得合乎邏輯推演的相對時空關係式,這當然只是個「科學理論」,即使從理論上找不到可攻擊之處也如是,要達成科學結論,仍得看可否在兩個具有巨大相對運動差異的運動載具或系統上量度得到時間區間的差異,才可說是個科學結論。(可跳過不加閱讀:科學界百年來都在尋找及設計更加精確方法來量度時間延緩,最早一次成功量度在1938年,但準確度不理想;最晚近一次成功量度在2O14年,實驗誤差機率低至十億分之二,就是以接近鋰離子自然諧振頻率的鐳射光朿照射在粒子加速器內加速至接近光速的鋰離子,並且微調著光束的頻率,看到底是那一個確切頻率數值可以將鋰離子激發至出現自然諧振。然後再拿鐳射光束以同樣方式激發相對靜止不動的另一相同鋰離子至自然諧振,於是發現到必須以略高的頻率才可以將靜止鋰離子激發至自然諧振,然後將兩上述自然諧振頻率數值加以比較,由於頻率乃一秒的諧振次數,而且相同鋰難子每秒的自然諧振次數必定相同,所以當接近光朿運動的鋰離子頻率减少了,亦即接近光速運行的鋰離子的一秒在量度者而言不足一秒,而所減少的諧振數值比率亦即時間延緩的比率。)

三、五)整全哲理乃嚴謹邏輯、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基於整全哲學乃在學術建制殿堂以外所發展起來,以至對整全哲學的發展歷程知之不詳之人,每以為模擬思維、訊息系統論、混沌論、感受直觀思維等開創者都是嘩眾以盗名之人,殊不知開創者全都是其學術領域的翹楚,有幾個更是最嚴格確鑿學科的物理、化學諾貝爾獎得主。當然,向中國人談到翹楚時,則有必要解釋一下,翹楚並不是指名學府內的名教授,那是建制精英,不是翹楚。翹楚在成為翹楚時,往往跟建制精英沾不上邊。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時是工餘研究物理的文員,語理分析之父維根斯坦則愛當看更或幼兒教師,喬布斯成功研製出大眾用得著又買得起的個人電腦和蓋茨發明視窗之時,二人皆大學也未畢業。學術翹楚該是指在某學術領域內具有重要貢獻的人,而那些人在「剛剛」成為翹楚時往往並非建制精英。中國人之難於取得開創性的學術成果,說不定正好在於其建制主義思維,不由分說的以為建制精英才是翹楚。此外,奇怪得很,愛玩邏輯語理者絕大多數都是唯物論者,將時空世界看成是客觀而絕對,而不知悉愛恩思坦已透過前述兩個模擬實驗將唯物的根基動搖,以邏輯、科學方法再加上模擬思維證得時空世界的超驗成分,後來更於其著作「物理學的演進」中揭櫫「機械觀的衰落」,可說是世上首個引入多於邏輯科學的外援方法而證得世界並不唯物之人,不少人稱愛氏為哲理科學家,顯然他所揭櫫的哲理就是整全哲理,而模擬思維和非機械的世界觀正好是整全哲學的重要成份,所以本論視愛氏為一位不自知的整全哲學開創人。其開創之成功,在於反省到既有科學工具和核心觀念並不足以解決當年新發現的光傳播現象,其實亦即一方面對於一己先見的自我反省,而另一方面亦能夠腳踏實地,以求真為本,而非天馬行空式建構一些空中樓閣出來加以解釋。其相對論和光電效應原理更加奠基了量子物理的發展,量子物理則將世界的真像呈現為進一步的超驗,物質不再是填塞著空間的東西,而是機率的波動,而機率則不過是外界與該空間位置能夠產生各種力及或輻射的交互關係究竟有多大機會而已。

三、五、一) 大地之母假說開創人乃地球科學翹楚,並曾藉其發明救人無數
納夫洛更之發表「大地之母的報復」,整個地球生命延續體系就像一只能夠自我調控、平衡、卻病的生物,當人類對他不加珍惜、恣意破壞時,他會對人類進行反撲,令人類難於存活於地球之上,以將破壞解除。囫圇吞棗之人定會因此嘲笑納夫洛幼稚,而不能明白他只是採用了擬人的名稱來代表這個生命體系的機制,殊不知大地之母假說是重要的地球科學理論之一,由納夫洛首先提倡。此公更之當過大地之母的僕人,在上世紀末親手拯救過人類一次。多得他發明了電子捕獲偵測器,國際科學界才能夠以之量度得到臭氧在空氣中的濃度,然後才發現到臭氧層穿洞,和逸散冷凝劑氯氟化碳對臭氧層的破壞,並於九O年代成功推動全球禁用氯氟化碳作冰箱空調等機器的冷凝劑,然後才可以避過臭氧層全穿破的厄運。原來地球生命延續體系精巧之極,在大氣層的頂層尚有一個臭氧層,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照射到普通氧氣,可以將之拆解成氧原子,然後氧原子碰到氧氣份子時便會重新組合成臭氧,散佈於大氣層的頂層,發揮到遮擋接近九成九紫外線到達地球表面的作用。紫外線不單會傷害人體皮膚,更會殺害微生物,若臭氧層全穿破,可以讓大部分存活於地表的微生物遭殃,做成整個地球生命體系的大破壞,人類能否繼續存活也成疑。由此可知,納夫洛所言的大地之母理論及其復仇,是生物學、生態學、地球科學等邏輯、科學方法再加上系統模型建構的成果,也是基於對原有邏輯、科學架構不足的反省,再引入系統模型將之補足,而非脱離邏輯、科學的構思。之所以整個理論建構的過程都必須合乎邏輯和科學,正因為系統建構本身並無不會出錯的保證,正如建構太空船必須符合牛頓力學,建構粒子加速器則單單符合牛頓力學也不足夠,更加必須符合相對力學,因為內裡粒子的速率接近光速,必須使用原整版本的力學,亦即相對及或量子力學,而牛頓力學只是相對力學原整版本的簡化版,不可以應用至極高速物體的運動上一樣。

三、六) 量子物理與唯心論的自我反省
牛頓物理跟唯心論乃必然互斥,量子物理則不同,它間接連同神經科學和擬真科技(請觀看電影阿凡達以加深理解)等認同了認識唯心論,即人經驗不到物自身,而且所經驗者盡都只是感、思、知、情、意五覺在腦海中的投現(詳見本論第一卷第三章)此外量子物理亦為本體唯心論提供了科學理論的可能性基礎,本體唯心論亦即時間和空間都只是前述五覺的假合,並非客觀地存在。此等量子物理學的發展,終令到當中一位粒子物理學者卡普拉著述了「物理學之道」一書,揭櫫量子物理的世界觀跟古代佛教的不謀而合,而佛教世界觀的唯心觀念,包括認識及本體唯心,乃藉著禪定後的直觀而得,然則尖端物理學者又靠啥?囫圇吞棗者往往將之歸因於創意!創意必定有的,只不過,為了創意而創意,就是畫師刻意為創意將眼眉劃到下巴上,這樣幹其實即是沒有創意。科學乃重要的求真工具之一,以真相的發掘為本,創意當是指方法、觀念、模型等更為迫近真相的特破,而非旨在構思一個更加離奇超驗的世界觀出來。德布羅意之提出物質實是波動的原因,並非刻意構思一個離奇的物質觀念模型出來,而在於羅德福於19O9年以阿爾法粒子撞擊金箔實驗所證得的電子繞原子核旋轉的原子模型,無法以物理原理解釋得到,由於擁有熱能而處於劇烈振動之中的原子核,如何可以將如同行星繞日一般繞著其旋轉的電子保持在電子軌道之上,而不會被劇振所抛離或撞向跟其相互吸引的核心?二者就是電子何以不像人造衛星繞地球旋轉一般,可以隨動能多寡而任意以較近或較遠離核心的軌道運行,而必定有特定的一組繞行半徑,不能靠近一些也不能遠離一些?正當尖端物理學者對此困惑不已之時,另有實驗科學家讓電子穿過窄縫,發現到電子出現繞射現象,就如同海波和聲波穿過栅欄時,例如避風塘防波堤的船隻出入口等,貼近堤邊穿過的海波,在穿過出入口後的前進方向會轉為偏離出入口,而非直進,這就為之波的繞射現象,繞射現象是波的傳播所獨有,也只有是波動的傳播才解釋得到何以會有繞行出現。人們可以想像另有炮艇在避風塘外以水平方向向出入口發炮,穿過堤邊射入避風塘的炮彈並不會改變前進方向,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它們會。所以,照道理穿過栅欄的電子也不會轉向,除非電子是波動而不是粒子。



三、七) 對主流權威物理的反省才導致量子物理的奠立


是時牛頓物理經已面世二百餘年,立下了物質科學的典範,西方世界亦藉之建造工廠機器,堅船利炮,才得以稱雄世上。可見是時物理學界對牛頓一手建立起的機械世界觀念深信不疑,雖則愛恩思坦的相對力學經已將牛頓力學收編成其方便簡化板,但物理學界一時仍然未能消化吸收相對論所帶來的衝擊,乃不在話下。不過,對於上述三大困惑,機械世界觀抱持者當然對之束手無策,就只有對既有觀念進行自我反省之人,才有機會構思得出解決方案,而作出這反省的第一人就是德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他提出物質波理論,根據這個理論,原子外圍的電子繞軌道運行查實就是一個電子波動的駐波,最底層軌道的週長正好就是電子物質波的波長,正如環形金屬的圓週長度正好是將之彈擊所發出聲波的波長、或其兩倍、三倍……,如此類推,因為聲波亦即圓環的振波,振波不停繞著圓環走動,那些波長若不等如圓環週長或圓環週長若不是振波波長整數倍數的振波,會馬上自我抵消,只有圓環是波長整數倍數的才可以持續繞行振動一段時間,直到能量給耗損殆盡為止。正因如此,所有許可的電子軌道週長必然是物質波波長的整數倍數,要知道這個物質波模型能否成立,就是找出電子許可軌道的週長是否都是物質波論說之下電子物質波波長的整數倍數。

所有模型建構之成立,都要依仗按照模型原理推導出具體狀況,然後再透過實驗對該等狀況進行量度而得。根據物質波模型,氫原子就應該有那些半徑的電子軌道,於是會有電子由高軌道(半徑更大)轉跳回最底層軌道時釋放出那些頻率的電磁波輻射,故此只要將氫原子的電子激發至更高(即半徑更大)軌道,並量度所發放出來的譜線(即諸多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即可知悉許可電子軌道是否按照物質波原理分佈。

或者曰,佛家不也同樣可以「照見五蘊皆空」(見心經),提出認識唯心論?首先,佛家的核心理念並不在於空間觀念,而在於指出人對空間的認識只是各種感覺經驗(見第一卷第三章)的虚幻合成,又稱「假合」,所陳述者遠不如量子物理的精準細緻,只是一個非常概略的見解。其次,這亦即如古雅典的畢氏定理之於中國古代的勾股絃定理,都是相同的定理,但古希臘幾何學以一個一絲不苟而且完整的演繹架構所推證出的畢氏定理,不單止可以講述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更可藉此推出更多其他定理。反觀中國古代的空間數學,由於欠缺了一個演繹架構,當然亦非常不完整,例如並無符合直覺所知的任意空間基礎設定,勾股絃定理並非由基本設定和下層定理推證而得等,致令中國空間學問無法更上層樓,跟幾何學出神入化的往後發展無法同日而語,只能輕嘆技止此矣!其三是人類歷來以直觀悟得的終極宇宙觀查實多不勝數,卻並無可以辨謬的直觀方法拿來判別正誤,一早為人排除了的直觀模型,否證方法都是昔時人類自然具備的邏輯能力,所以本論歸類此等宇宙觀的講論為信念陳述。反觀量子論,查實是借助了一大套科學方法才建立得起來,包括以確切的方法否證了多套其他的模型主張,例如羅得福的金箔實驗否證了先前廣為物理學者接納的提子蛋糕原子模型:「糕身是填塞著空間的帶正電物質,內裡的提子就是帶負電的電子。」也包括了以確切的方法進行自我糾錯和自我完善,例如量子力學原子模型能夠同時符合金箔實驗、電子繞射實驗和氫原子譜線實驗結果,於是將羅得福的只能夠符合金箔實驗結果的行星繞日核心原子模型更上層樓為量子力學原子模型,這自我糾錯、自我完善所展現出來的,並不單單是量子論,更且是求真的光輝。(詳見本方法論6兩套互斥解釋模型必須並存的矛盾現實」一節)

三、八) 對唯科學主義的自我反省
講論至此,會帶給人一個觀念,求真就是一方面要按世上森羅萬象特破一己既有的識見框框,一方面又要動用嚴謹確鑿的求真方法進行特破,絕不容許天馬行空,或想當然。不過,人文世界充滿變數,充滿不完滿的統計,未窮盡的枚舉……,又可否事事待到符合科學方法的結論能夠達成,方才作出行動取捨?

那也沒辦法吧,錯誤的論見只會帶來錯誤的行事、決擇呢!孔子也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之不過,按照這個道理,兵推也不應該做,因為歷來每場戰事都必有敗方,而交戰雙方又必進行過兵推,即是說兵推的可靠程度只有約五成,而只有一半機會正確的論見,當然並不符合分析哲學,或者唯科學主義者的嚴格精確度要求。這又回到兵推的問題上,時至今日,將領們都必事先進行兵推,他們顯然也必知道兵推的錯失機會不少,而仍然堅持要幹,乃因為他們清楚知道,若不作事先兵推,戰敗的機會只會更高。恐怕這正好是個底因,令到整全求真有必要引入並不保證不會出錯的求真方法,只不過本論的整全求真方法會以真確機率排序揭示出各不同方法在真確程度上的差異,各不同方法適用於什麼場合和怎樣加以應用,以達到求真的目的。因為若不如此,小則會侷限了人類對其所身處世界的認識,大則可以令到人類應付不了關乎整體生死存亡的危機挑戰,如全球暖化,核子世界大戰(見第二卷第九章求真素養問題十八)等。

探討世界秩序及或政治軍事的人都知道,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所有兩國間的軍事衝突都必定起碼涉及一個非民主國家,又可說從未有軍事衝突在兩個民主政制已經上了軌道的國家之間爆發。這現象原來對如何消除核子世界大戰的威脅甚有啓示作用。二戰結束後人類一直為核子世界大戰的威脅所籠罩,卻萬料不到蘇聯陣營忽然於八九年底一夜解體,分裂成多個小國,核心的部分成為俄羅斯國,並且進行民主和市場經濟改革,放棄赤化全世界的野心,於是共產集權和自由市場民主兩大陣營之間的核子對恃亦於一夜之間消解。這對人類和眾生當然是天大的奇蹟喜訊,不過斯時關心人類命運的人亦必知道,奇蹟並不可能經常有,核子武器卻經常存在,為了確保人和眾生可以延續下去,努力鞏固這核子和平應當視作頭等大事,就在這個考量之下,剛才提到的二戰後以來從未有軍事衝突在兩個民主國家之間爆發的事實,只是踫巧如此,還是具有相關、因果關係?若是前者,就不用考慮拿它來鞏固核子和平,但若是後者,人類便必須協助俄國建立和鞏固民主制度,當然亦包括協助俄國從共產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制度。

二戰後至蘇聯解體四十多年間,兩國間發生過軍事衡突的事件並不少,應已過百計,上了軌道的民主國家大約佔全球國家總數的八分之一左右,所以任一次衝突都只是碰巧「不」涉及兩個上軌道民主國家的機會率必定少於:
1減去任一次衡突都只是碰巧涉及兩個上軌道民主國家的機會率 ,而任一次衡突都只是碰巧涉及兩個民主國家的機會率是1/8 x 1/8= 1/64,所以,
任一次衝突都只是碰巧「不」涉及兩個上軌道民主國家的機會率必定少於:
1減去任一次衡突都只是碰巧涉及兩個上軌道民主國家的機會率 =1- 1/64 = 63/64

所以,任一次衝突只是碰巧「不」涉及兩個民主國家的機會頗大,接近63/64

但若過百次都全只是碰巧不涉及兩個民主國家,機會率便少於(63/64)x(63/64)x……x(63 /64),自乘一百次,亦即少於0.2。

有八成機會是相關及或因果關係使然,兩成機會只是碰巧,所以甚有可能是「上了軌道的民主國家之間一定不會發生軍事衝突」,但仍不足以下科學結論,那仍未算是個歸納科學陳述,皆因統計學上最寬鬆的碰巧出現機率也要少於百分之五才可以將假說視為真確,於是唯科學主義者會將這項陳述視作想當然,不予考慮。

其實在一般情況下,平民大眾都不支持太多軍費開支,因為那必意味政府在公共緩助、教育、醫療等開支的相對減少,另方面開疆拓土又不見得他們是受益人,卻必定要他們付出或大或少的代價,所以都不愛講打講殺,有衝突時盡量透過談判解決,除非受到武力攻擊或侵略才又不同。從推論看,這個「兩民主國家間不會發生軍事衝突」的論調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也有統計證據支持,只仍未達到充分的歸納科學結論而已。



當年正因為無民主國家積極協助俄國民主化和轉型市場經濟,自民運人士至民主國家內的政客/政要都沒有提出過類此方案,結果俄國多年陷於經濟困局,終要待到普京當選執政之後,施行鐵腕手段,然之後俄國的市場經濟才漸漸納入正軌。但亦正因如此,才令到普京得以走上凌駕於民主制度之上的強人政治之路,野心亦漸次擴大,先後發動侵略前蘇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鄰近小國的戰爭,二二年再發動入侵烏克蘭戰爭,但烏克蘭在其他民主國家的武器和金錢援助之下起抵抗,令俄軍陷入泥沼,普京在窘迫之下威脅發動核子大戰,末日戰機升空,至此奇蹟般得來的核子太平日子亦因為防核戰不得其法而終告結束,人類再度活於陰霾更為密佈的核子世界大戰威脅之下。

人們當然應要問,何以當年民主國家內的政要和臣民都沒有想到去幫助俄國經濟轉型,從而令到俄國的民主也可以走上軌道,那就可以確保世界不會重新陷入核戰危機之中???此一問同時可以給予我們啓示,一則論見若果必要達到歸納科學的水平才可以接納,幫助俄國成功民主轉型的想法雖則說來頭頭是道,也具備實際證據,卻仍然會遭否決,結果會令人類錯過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自救方案。當然,今次錯失實在由於當年的人甚至沒有發出這一問,而不在於他們不認為民主化俄國可以確保來自俄國的核戰危機不會重臨。不過,假如昔日有政要提出協助俄國民主化,以鞏固那奇蹟般出現的核子太平日子的話,就必須要回應這個雖則在統計上有過半機率是如此,但仍未算達到統計科學結論的挑戰。人文世界就是這樣,你不可能就此快快做個實驗,於是拿到一個確實數據,你必須在仍不充份的證據之下馬上作個結論,這也是單單邏輯科學不足以解決人文世界各項疑難的其中一個底因。

三、九) 對唯感受直觀的自我反省:
整全論者當然更之讚嘆古代東方的直觀,能夠對今日借助嚴謹的邏輯和科學方法,還要加上不少才俊的薪火相傳,方才建立得起來的宇宙觀和生態學等核心原理,古代東方的直觀都可以取得概略的感悟,可知直觀也是求真的重要工具之一,今日單憑直觀所訴說的道理,很可能又像昔日的道家(並非道教)佛理一般,為明日的顯學所確證。

直至本論所提倡方法論之前,整全論者們仍未觸及之處,就是憑直觀感受所得的主張論見言人人殊,但卻並無辨謬或辨正的直觀感受方法準則,除非那是一項價值或私有經驗陳述,乃因為此等陳述的真值大多可以由任一第三者的覆核而確立,那只在乎你是否也具有同樣的直觀及或感受而已。除此而外,如何得知我的所悟真確無謬,正好是關鍵的技術問題所在。而佛道之中某些理念之被確證,卻不由佛道本身,乃由邏輯和科學方法,由此可知,直觀之可以納入為求真工具,則必須如本論所言,跟邏輯、科學融合,正如系統論於生態、地球科學中與邏輯、科學融合一般。


但對於普遍無甚求真學養的大眾,整全哲理的發展極容易被他們誤作為求真的捷徑,整全的推廣者亦往往由於對這門龐雜的新興哲理知之不詳,甚或只因為急功求勝,每每著眼於攻擊邏輯和科學,每令玩票者,潮流追逐者等誤以為憑浪漫感受、快速直觀等比邏輯、科學更容易得到真相。當初揭櫫整全哲理之學者,原意是叫人不要「唯」科學、「唯」分析,而非不要科學和分析,但基於這套哲理的艱深龎雜,當它再三輾轉相傳之後,倣效者甚至不知那是源於整全哲理,而給扭曲成求真也有捷徑的大條道理,他/她感到什麼是真相,甚麼就一定是真相,於是囫圇吞棗,骨碌一聲便受落了。

從來真相都是極難求得,否則世上必定不會再有窮人,人人在幸運號碼彩票攪珠前悟出那一組號碼,或者早一天觀到某些股價的升降不就成了?簡單如人人天天腳下踏著的大地,萬年來各地人類都是憑直觀感悟等方法,提出過以千百計的大地模型,原來全都是錯謬的,就只有古雅典人以簡單幾何和邏輯推知大地是個偌大的球體(詳見方法論二「簡單如腳下的大地到底為何……」一節)。有說古印度也有論及大地是球體之說,但那是公元前三世紀以後才出現,並且欠了論證,觀念顯然是來自較早前古雅典文化東傳的結果。

環境和文化問題的解決自亦不會例外,想當然的辦法往往只會愈幫愈忙。當整全哲理向綠色陣營傳播開去之後,始料不及的發酵作用即時出現。結果陣營之內充斥著養寵物,以紅磚、以糯米搓泥和木料作房屋建材的推廣明星,純因為他們感覺到養寵物可以培養人對動物愛心,那些材料的質感令他們覺得環保。不排除他們的感受有點道理,但那僅是對他們的個人好處而言,那只是「人保」,而非「環保」,他們卻不理會每單位牆身體積計算,紅磚比混凝土更加耗能,亦即排放更多温氣,皆因紅磚是拿黏土以九百多度高温烘焙而成,英泥的製作温度雖則更之高達一千五百度,但混凝土只有六分一甚至更少成份是英泥,所以每單位牆身體積計,混凝土耗能只及紅磚的三分一甚至更低。他們亦不理會若以糯米搓泥作房屋牆身,則耕地不單只要提供糧食給人類與及人類的寵物,現在更要提供建材作興建樓房之用,如此一來地球的耕地需求又焉能不迅速膨脹,又焉能不每年開發十萭平方公里計面積的熱帶雨林來滿足這些寵物另加穀物作建材的額外需求?他們更加不會理會,木材必須要伐林才能取得,而樹林則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維持地和大氧層碳回收的重要自然機制之一,伐林即是破壞地球的生命延續體系,即使植林以供應木材,但木材林的生物多樣性和吸碳能力都是遠低於自然林,太多木材林同樣會嚴重損害大地之母的健康……

這些人和靠感受作準的觀念結果為環境運動帶來不必要的障礙。加強大眾動物愛心的確當方法本應是推廣欣賞、愛惜和保育野外生物,例如參加觀鳥會,行山認識居地野外生態等,養寵物卻搶走了不少類此的潛在參加者,換來進一步縮減野生生物棲息地的額外耕地開發需求,仍未計算養寵物的風氣一開,商人會以少有品種作招倈,也多了人到野外去獵取此等生物 。空心沙磚、簡易回收塑料瓷磚、舊集裝箱作房屋之類才是環保科技研究的成果,因為那是廢物利用,廢棄時必定可以回收重鑄,必定不會拿去堆填。回收塑料作倣木才是製作傢俬和輔助建材的最環保方案,倣木亦比真木好用和耐用,亦容許塑料以簡易、不用嚴格清潔和不用以嚴格塑料分類的方式回收,所以同時可以解決塑料回收的問題……。憑感覺作準,反科學,就不會明瞭環保科技是少數得到善用的科技範疇,就不會花時間精力去弄明白環保科技和科研成果,甚至不會憑環保知識加邏輯推理作決定,於是只會變成綠色陣營內加速破壞環境和阻撓真環保方法措施推廣的力量。

忠君、帝制、極權、獵巫、纏足、剝削女性,婦女蒙臉,不守婦道浸豬籠,婦女生育兇險,高嬰兒夭折率,斷乳後吃純米糊,冤假錯案,宗教審判,……,都要待到邏輯、科學的發展之後才能鏟除。而邏輯、科學雖則仍未能夠解決清除樹林,大陸水循環破壞,內陸沙漠化,生物繁異程度下跌等環境問題,但這幾項由農耕引起,數千年來漸進式進迫的問題則要依賴邏輯、科學才能夠發現得到。歷來世上不是久不久便有帝制、極權被推翻嗎?可是,不到社會契約原理被約翰洛克和霍布斯首先提出之後(見方法論二由「極權統治也唯有藉演繹和歸納邏輯的發展方能終結」至「打破悲劇宿命」),推倒帝制極權後所建立起來的,即使有時候改了頭換了臉,結果仍是帝制和極權,必須待到英國的光榮革命,按照社會契約原理建立君主立憲國家之後,帝制和極權才陸陸續續真正被推翻。社會契約論肯定是歐洲啓蒙運動的果實,而啓蒙運動的最重要奠基人法蘭西斯培根,正是具體歸納邏輯和科學方法的首位發軔人,主張以邏輯、科學、理性理解個人、社會和自然界一概事物。人類在發展出求真工具之前,向來就是以直觀、感覺看待一概事物,人人都覺得他/她有能力憑此得到真相。因之,啓蒙運動亦即以「真正有效」的求真方法去探求和解決個人和社會的諸般苦困,不再一味只憑感受和直覺,實乃一項真正的文明進步,並非機器的發明等事物可以與之同日而語。

近世學校教育著重科學,但亦同時被主流社會的唯利是圖薰染、牽引成填鴨教育,學生大多只為應付考試和取得學函而就讀,科學亦給淪為科技教育。大抵唯感受直觀主義者也是填鴨教育的受害人,一生人從未真正認識過科學,以為記住「人自猩猩演進而來」就算作學懂了演化原理,以至每將科技誤作科學,而科技之被廣泛濫用,正好是反科學者的攻擊目標,但亦正好由於他們的反科學,以致邏輯和科學的裝備不足,認識不到他們的立論依據,絕大部份必須依賴科學才能夠發現得到,及或得到立論理據。這類人往往不認同演化論,卻不敢否定遺傳學,誰不知遺傳原理必須應用演化論的機制,若演化屬子虚烏有,遺傳學也不可能得到他們也不敢說否定的確證。又即如先前提及的臭氧層穿洞,反科學者以臭氧層穿洞等「科技濫用」作為反科學的理據,而不理會前述傳統大面積範圍農耕,此外還有農業社會燃煤、伐林等同樣帶來地球生命延續體系的巨大破壞,將地球推上絕路並非必要濫用科技才成,若果沒有熱愛地球的科學家,與及他們的科學研究成果,根本就不可能憑感覺直觀發現得到農田和柴薪燃料等對地球的破壞,結果做成一個「以科學知識作為反科學理據」的荒謬立論。

三、十) 唯感受直觀的德行和公義問題


唯感受直觀最糟糕之處還不在於反科學,而在於不明瞭思維世界有多複雜。一般動物的行為導引,靠的是多樣不同的欲念,和滿足欲念所驅動出來的行為,如食、色、玩樂、自衛、逃跑、攻擊……,統稱動物本能。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都具有相同的一套本能,此所以我們若在野外碰到一頭獅子,馬上驚覺到一己正身陷險境,但若碰到的是一頭牛,我們都又不會驚恐,除非是個欠缺動物常識的人。人的行為導引系統則覆雜得多,已不可以光說成是行為導引,而應稱作「思行為導引」,由四個子系統組成,呈現分層相狀。最基礎一層是欲念衝動層,如食、色、愛戀、憎恨、恩、情、仇、殺、虐、……真、善、美等,或者可以稱之為人的本性,若以現代社會價值共識量度之,則是正面、負面與及既非正面亦非負面的三大類欲念同時存在,只是不同的人,各個不同欲念的強弱則各有不同,致令有些人較易於接受社會或自然價值,有些人較難,而且這差異的成因是先天的,現今被認為是基因排列的差異所造成。人與野獸之不同,在於野獸受到欲念的驅使,便立即付之行動,人類則不一定,而且在同一欲念驅動之下所展現出來的行動方式亦變化多端,顯然是欲念層之外的其他因素在作瑞。原來在欲念衝動層之上,另有一文化層,由行為內化和社化作用所形成,於下意識發揮作用,去驅動或抑制個人作出某些行為,及如何作出。如果在無人街角,地上有一疊大額鈔票,欲念衝動層立即驅動人去拾取,但不少人想都不用想就不會拾,因為文化層即時透過下意識抑制了這個衝動:「不是自己的財物,不應拿作己用。」不過,在這文化層之上,還另有一行為習慣層。不少路不拾遺者會將之交由警方處理,但若涉事者是個不愛處理跟他個人無關事情的人,便會不加理會,當作沒有看見一樣,這就是行為習慣的一環在作瑞。而這思行為導引系統,最頂上一層就是上意識思維層。欲念層除了發出金錢的衝動之外,也可能同時發出替丢掉金錢者擔心的同情心衝動,交互衝突的欲念有時可以同時出現,於是連一個習慣不理他人事的人也可能會因此思索了一會兒之後,回過頭來,將地上那一筆金錢交警方處理。

不過,下意識(見第一卷第二章)的利己衝動往往比利他衝動強烈得多,所以下意識的利己衝動在受到上意識排斥時,往往向上意識提供一大堆理由,企圖說服上意識作出利己判斷,諸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地上拾到寶,問天問地拿不到!」聽來有道理,很容易便過了感受直觀思維關卡,其所以容易,亦在於這套思維並無辨謬機制,先前談過了。但在邏輯和語理的分析之下便又截然不同:「若不拾遺就當作不為己,則請朋友渴茶也是不為己了,那麼不為己又肯定不會為天所誅呢!所以這句諺語應該是指在跟他人有利益衝突時才有道理,即使如此,也得看有無任何與之相關的契約、承諾或法規牽涉其中,於是也並非凡與人有利益衝突便可引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邏輯語理很容易便將類似的含混過關的言詞條分柳析,當下意識使出詭辯企圖說服上意識作出理歪的利己判斷時,便會困難得多。

拾遺還算事小,拿之作例無非方便講解,基於同樣思行為導引機制,牴觸公義、環境、契約、法律、承諾、乃至良知的思行為,都遠較容易被唯感受直觀找到合理化的理由,皆因唯感受直觀往往可以對那些「理由」的邏輯語理犯駁之處視而不見。

有些唯感受直觀者甚至可以這樣看世界:在人世間出現的事物都有作用,都是好事。各樣政制、政團、權勢、民主、獨裁、甚至貪污腐化,都有其作用,貪污令本來不能開張的企業都可以運作,促進了經濟發展,獨裁尊制可以抑制過劇的經濟活動,保護了環境……總之什麼都是好事!既然什麼都是好事,那麼我替那幫人、企業、團夥、權勢、政制做事就都是好事了。既然如此,那兒給我最大個人利益,我就替那兒做事、說話,不就成了?

唯感受直觀就是會衍生出眾多類此聽來頗有創見的奇談怪論,其吸引之處主要訴諸人的渴求不勞而獲心態,又想對世情道得出個所以然來,卻又不想付出努力代價學好求真的學問。其次就是工業社會強調創新,唯感受直觀則毫無辯謬機制,於是什麼天馬行空的奇談怪論都可以生存於唯感受直觀的土壤之內,完全符合工業社會講求創新的潮流,卻不理會真相並不如此時,社會和個人所要付出的是什麼付價!

此所以無原則者,替奸惡力量做事以取得易撈錢、位者,都是打從心底之內抗拒求真,更之抗拒以客觀、不可能出錯的方法去求真,而偏愛擁抱唯感受直觀,乃因為如此一來,他們無論幹什麼勾當都甚至可以在自覺上「大義澟然」地幹,於是無論怎樣殘酷邪惡的勾當便都幹得下手了。

三、十一) 唯科學主義的德行和公義問題
奇怪得很,一方面唯感受直觀者較容易陷身於受下意識欺瞞而至的不公不義不德之中,原來唯科學主義亦同樣,只是欺瞞的方法路徑不同。那些因為經濟利益,奢華享受,乃至不願多付燃料費用的,都推說全球暖化未得科學證實,只是個科學理論模型而依然故我,「未得科學證實」成為他們否認一己的所思所作為乃不公不義不德的借口。其實「人為全球暖化」也並非未經嚴謹科學推證,而只是不可能付諸實驗加以證明,然而它卻是個完整而且證據堅實的科學模型,證據方面首先就是二氧化碳早已得到實驗證明為一温室氣體,另主要就是一如戈爾於其攝製紀錄片「難於啓齒的真相」中所舖陳的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跟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伴隨變化,在地球過去億年歷史中,再加上最近二百多年的人為濃度增加和温度變化,跟穆爾的伴隨變化因果分析法完全百分百吻合,所以人為全球暖化是個完整而且歸納證據充分的科學理論模型,若從本論的真確機率觀之,就只差未經實驗證明,機率仍未趨近1而已,而九成以上機會正確則不用懷疑。好有一比,有位科學家以新方法打造了一首載人太空船,但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提出了確切論據認為他的太空船有八成機會消失於太空,不能返回地球,那就任誰都不會因為太空船出事機率並非百分百而要堅持升空,隨非是那些扮科學的唯科學主義者!別說有大半機會,即使只有小半機會出意外,恐怕也不會有人去冒這個險,隨非那是試射無人火箭!這也是反對人為全球暖化立論的最荒謬之處。

三、十二) 整全哲理的發軔人又何嘗不是需要進行自我反省?
所以,唯感受直觀者必須自我反省,如此思維實無異於走理性的回頭路,對於解決現世諸般困局危機只會額外給添上無必要的障礙。之不過,整全哲理的發軔人又何嘗不是需要自我反省:他們之過分側重於驚嘆東方的古代心靈亦能夠了悟得到西方歷盡觀念和方法的艱辛特破,方能發展出來的時空物質和生命體系方面的核心觀念,卻昧於警醒世人,感受直觀本身不但並無邏輯和科學方法(科學知識及或理論又有所不同,只能有條件真確,而非必真)的必真保證,整全哲理發軔人所歌頌的感受和直觀成就,不管是佛家的五蘊八識還是道家的生態哲理,只不過是茫茫花海中的奇葩,其餘絕大部分感受直觀其實都經不起時間及或求真的考驗而一一萎謝,結果導致不少人在受到此整全哲理二、三手宏揚的影響而終致走上唯感受直觀的求真死路。所以,只有邏輯分析和感受真觀的東西雙劍合壁,方能更上層樓,開出真相及或最佳論見的奇花異果。

話確如此,但有所謂「布丁味道如何,吃過方知。」可有真憑實據,讓公眾對此「東西雙劍合壁」大開眼界,若然果真劍法無敵,眾人就不用再生疑竇,一於塌塌實實朝此路途前進可也!

當中一個典範事例就是針灸。針灸當然是感受加直觀的產物,長久以來被視作中國迷信,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法國科學家Pierre de Vernejoul以鎝-99放射性同位素從針炙學所稱的合谷穴注射入人體之內並以珈瑪射線照相術證實了大腸經的存在,至此經絡、針灸才從中國迷信一躍而成科學。假使Pierre de Vernejoul自始便認定感受直觀是迷信或子虚烏有,又或者如中國普遍人般視作當然存在之事物,就一定不會從事經絡研究。他必定是先1有「信念」,才會進行科學研究,然後才能達成科學的結論,然後才有今日針灸之在世上多所大醫院中得到廣泛應用。而古代中國人之能夠率先發現經絡,乃感受、直觀式思維的探求果實,至到二十世紀末的經絡得到證實及完善,乃西方邏輯(已包含科學方法)分析思維結合東方感受、直觀的雙劍合壁成果。




四) 如何進行自我反省?


接下來就是如何自我反省?愛思考者可以間中反芻一己的論見,並按下開四個基本步驟進行。至於並非酷愛思考的,當碰到一些有些少份量的論見跟一己的相左時,則可按下開五個基本步驟檢討一己的先見:

我的先見如何檢視,如何得知它們是否真確?正是求真方法的問題。

四、一) 自我反省第一步:
最基本一步自然是看一己先見當中有關「事實和現象」(指可由任一有能力第三者核實或重覆者,詳見方法)等的認識是否正確?

四、二) 自我反省第二步:
就是檢視各種相關「知識」,是否在記憶或認識上出錯?至於知識,乃指現代定義的,即確實的。例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論見,但算不上是知識,而「道德經開首句子為「道可道,非常道」」則是知識,而不是論見。

四、三) 自我反省第三步:
就是去除經由不妥當「求真素養」(見第二卷)所內化而形成的理念。「以屁股思考」正是當中一個常犯的不妥當求真素養問題。「生態蜂農」認為,單就蜂種方面而言(當然尚有其他多項規則需要遵守),就地引蜂飼養是先決的自然保育原則,因為環境問題令到野外應有的蜂群數量減少了,此舉可以讓野外補回減少了的蜂群,又不虞做成外來品種入侵的問題。「商業蜂農」則認為養外來高產量蜂種採蜜同樣可以補回減少了的蜂群,外來蜂的影響頂多是令到野外多了外來蜂及少了本地蜂,而牠們對當地生態系統的作用跟本地蜂並無分別,所以不會構成生態問題,但產量較高可以令到更多蜂農有意欲飼養,這因素可以令到野外更容易補回減少了的蜂群。

上述商業蜂農的主張正好是以屁股思考的典型例子,透過自覺或不自覺的刻意忽視來建立起他們的結論。原來商業蜂農刻意忽視了外來蜂並不適應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例如意大利蜂應付不了中國南方的蜜蜂寄生蟲病,在野外築巢的都沒法長久存活下去,但他們卻必會霸凌本土的中國蜂,結果野外的中國蜂因蜂農飼養意大利蜂而數量下降了,另方面這種外來蜂又因為應付不了寄生蟲病而沒法補回被他們霸凌而減少了的中國蜂群,所以中國南方蜂農養外來品種蜜蜂,其實會做成野外蜂群數量減少的生態問題。

這個「飼養外來蜂並無生態問題」的錯誤觀念,更會被內化,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這內化了也可以視為不但不會在有需要時拿來檢討的觀念,它兼且會成為事物判準的依據。

除此而外,尚有多項其他不妥當的思行為素養問題,都應該加以檢視,它們有沒有將一些錯謬的知識、觀念等內化成一己的先見(詳見第二卷第九、十兩章)

一、先入為主,不檢討一己先見
二、錯誤解讀別人的言論
三、將一己的無認識,當作別人論見上的錯謬
四、權錢、名氣及或權威模拜和建制主義
五、以屁股思考
六、親疏有別
七、意見變色龍
八、我不壇長或不熟悉的,必定無關重要,反之必屬關鍵
九、異想天開
十、圍爐取暖
十一、偶有所得,即當抵壘
十二、辯贏為本
十三、諉過於人
十四、空中樓閣情意結
十五、一竹篙打一船人
十六、懶於探究世情,偏愛作出主張
十七、扮高深
十八、扮客觀及或扮科學
十九、偏執狂
二十、不自覺的封建意識借腦還魂



四、四) 自我反省第四步:


就是不要憑感覺或直觀去判斷一個論見的正誤,但這顯然是個中國文化問題,中國人多愛憑此作判斷,尤其是年青中國人。

以本論「整全求真方法」而言,感覺和直觀都是求真工具之一,何以忽然又說不要憑此作判斷?原來這都要在特殊場合和特定方法之下才用得上,並不是說人可以憑感覺認識到任一個論見是否正確無訛。「貝多芬的音樂令人陶醉不已」則屬於這樣一個特殊論見,他的音樂是否令人陶醉,就是說是否很多愛樂者感覺到音樂令他/她陶醉,是否感覺到為其樂想所感動?亦即是可以由任一有能力(有良好的音樂鑑賞能力)的第三者所重覆或核實是否如此的現象(為音樂所陶醉,為樂想所感動),而這也是一個由本論確立了的求真方法,將於往後論及。

不過,只要將陳述略作修改,變成「大多數愛樂者都認為貝多芬是個偉大的音樂家」,那就不需要動用感覺以確立其為真確,所需要的就是先定義好何謂愛樂者和何謂偉大的音樂家,然後進行問卷調查,並且注意問卷內容有無引導作用,填回來的問卷是否隨機,數量是否夠多,會否涵蓋多了某些類別的組群等等,便足以確立結論。皆因「認為」也者,並不一定要「愛樂者」感受到動聽,而只需要愛樂者同意、認同到是動聽、是令人陶醉便足夠。

中國人則大多甚麼都只憑論調是否動聽作判斷,而不反省所謂動聽,無非因為論調符合了一些經由往昔經驗所內化了的觀念、價值等,而不是動用可靠的求真工具,甚至壓根兒不曾想過要動用自己的推拷判斷。年青人最容易迷上一些偶像、想法,於是事事都以之作為依據,結果作出一些誤己誤人的事情及或決定。當然,年青人所迷上,若及於社會整體的,則大都是跟社會改革的正面價值有關的,但他們所迷上的,往往都是傳媒或某些另類建制所捧起的明星及其論調,卻不明白機會主義者亦往往借著社會改革的旗幟,及借著傳媒需要「起紙」的盲目衝動,作秀包裝成社運明星,反而真改革者並不著意於作傳媒秀,結果明星寶座往往都被機會主義者所搶佔。這「社運明星往往由機會主義者扮演」的客觀明確證據,在其他社運範疇如環境運動、勞工運動等領域而言,都只是資深參與者們寒天飲雪水,冷暖自知誰個只是欺世盗名之輩,但難以羅列真憑實據讓公眾週知。唯一例外就是政治運動。香港在回歸前後進行了數十年的爭取落實基本法雙普選運動,曾經紅極一時的民主明星,三成以上(明星之中)後來擺明車馬,路人皆知地變了節,另有三兩成被普遍人懷疑變節或者是臥底,而這兩類人不用說都當然是機會主義者了。最讓人困惑不解之處,還是普遍人及傳媒即使長年以來不止接二連三地,久不久便遇到明星變節事件,卻數十年來從無人反省何以傳媒和公眾會捧起這麼多機會主義者,傳媒和公眾什麼地方出了錯?萬一偶有一些對明星的批評聲音,傳媒和公眾即群起攻之,說是機會主義者攪分化,但卻一窩蜂跟隨政治明星於OO年代後期聲討其他同陣營參選者,結果做成泛民陣營內的嚴重分化,並且打淡了不少市民對運動的熱衷。當然,香港歷經了這至一九年為止的數十年有限度政治和社會參與,也並不完全原地踏步,合乎求真要求的進步還是有一點點的,雖則都還是量多質少。公民社會確然是在成形之中,雖則在社會議題上,都仍然只有建制或反對派明星。只不過,任何在學問上,事功上,工商業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會告訴大家,從失敗之中汲取教訓,改良,再嘗試,再失敗,又再從中汲取教訓,如此循循環環,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不從失敗之中汲取教訓之人,乃命中註定,不管參與什麼大事都不可能成功。

四、五) 自我反省第五步: 就是動用本論所提倡種種整全求真方法
不憑感受直觀,又憑什麼作判斷?所以接著就是第五步,動用本論所提倡種種整全求真方法進行探究,而首項方法就是本方法論「自我反省」。

四、五、一) 價值反省:拜金為例
這是個找人來折磨自己的民族。此話怎講?無他,勢利眼、拜金,有以致之。
自我反省也並不限於事實、知識等記憶方面,或觀念、論見等方面的正誤,也有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一般來說,態度、價值觀等陳述並不可以真確與否來加以判斷,而是以優劣、有什麼衝突、影響等作拿揑。拜金就是一個好例子,具有這性子的人非常多,中國人尤甚。於是當人們一聽到要拿這題目作議,我們內心馬上會作出「有什麼不妥?」的反應。原來真的極之不妥!自由市場經濟不就是奠基於拜金的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之上嗎?其實市場經濟並不必然以此作動力,倒是二戰後以來主流社會確是如此,也正因為如此,經濟好景也並未延續至本世紀。世界直到二O年代才遭遇到廣泛打擊經濟的天災人禍---新冠肺炎和俄國入侵烏克蘭戰爭。但工業先進國早於上世紀末葉下層勞工的工資已經漸走下坡,踏入本世紀更之出現中產下流化現象,我們看不到拜金意識之廣被跟經濟繁榮有什麼因果關係,因為看不到有什麼其他非經濟制度因素引來上述先進國的中下層勞工問題。拜金辯士會馬上回應:「是貿易全球化造成,大量生產遷到新開發工業國進行,導致先進國內勞工自下而上漸次失去工資議價能力,不就這樣了嘛!」噢!先進國內臣民若不拜金,不貪圖更廉價高檔產品,也不貪圖手上股票基金大升,他們會容許政客們通過加入貿易全球化,拱手讓出他們的工作轉由他國的人做嗎?

四、五、一、一) 成為首富,在於發燒,不是發財
近年的世界級首富,馬斯克、蓋茨等,只要了解一下他們的事業發展歷程,即可知悉他們的心理動力並不是發大財,而是發大燒,蓋茨想令到人人都用得上電腦,不用先花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習使用;馬斯克想人人都駕得上環保潔淨省能的電動車,反而立心發大財的拜金主義者大多發不了太大的大財,皆因他們都欠缺了社會、世界層次的願景,認識不到社會當時最需要的是什麼,也就提供不了人人都想買的產品或服務。富裕社會也不是靠拜金建立起來。發達國之中最不拜金的北歐諸國,都是世上位列前十至二十名左右的人均最富裕國家之一,亦正由於國人不那麼拜金,貧富差距也是世上位列堅尼系數最低國家之一。

四、五、一、二) 拜金的個人問題
拜金者發不了大財還事少,害己害人才事大。人生的滿足不就是生產消費,金錢在基本食住非常緊絀的時刻才不可或缺,到經濟狀況寬鬆時,金錢的重要性便大幅下降,可以自由支配做或不做什麼的時間反而愈重要,因為人真正需要的是應幹又想幹才去幹的工作、閒暇、友情、親情、開拓心靈、求知、發展興趣、與志同道合者交流、服務社區……我們稱之為均衡人生,自由時間愈多愈好,而拜金者天天為爭多點錢將時間盡拼,沒了均衡人生,生存只是天天捱時間,並且因為沒有均衡人生而衍生出思行為和健康問題,心靈乾枯而下沉,更之因此禍及親朋同事和社會。



四、五、一、三) 拜金的社會、環境問題


禍及親朋同事,還不如禍及社會大自然來得嚴重。拜金者若經營養蜂,必定養外來蜂,剪蜂后翅膀,餵蜜蜂食激素等,破壞自然生態,損害顧客健康,更令到其所飼養和野外的蜜蜂都痛苦不堪!而且只有這類養蜂人才成功,我們根本看不見什麼原富論的無形之手出來擺平拜金者,讓他們自動轉型為生態蜂農,或讓其他生態蜂農出來取代他們。說到原富論的無形之手,我們在O八年前只見到金融大鱷怎樣設想出複雜無倫的財金衍生工具,成功避過無形之手的利益制衡,讓拜金者繼續上釣,終於導致O八年環球金融大海嘯的爆發。拜金辯士會繼續申辯,有機農產品近年不是愈來愈大行其道,數十年後說不定又會成為農產主流呢!其實這不啻是擺明車馬的詭辯。首先,農產原本數千年來就不曾有農藥、化肥、基因等東西在內,無非拜金農户為求可以大賺特賺而引進,終至大行其道。後來有機農產的出現及推廣,卻不是因為另一幫拜金者發現到商機而發展出來,而只是熱愛大自然者看不過眼大自然和人類的廣泛受其禍害而開創,純然逆流而上,發展過程全賴有心農户和環保鬥士甘於作出金錢犧牲,今日才開始有點兒成績。商業投產的生態蜂農,其實都是捍衞大自然的鬥士,都是甘於犧牲金錢利益的人才會幹,頂多是間或有善心富人,又或是良心發現的拜金者,為求贖罪,津貼一下生態蜂農,讓他們能夠經營下去,然而這類人都又是萬中無一呢!

更加等而下之的,還是那些拜金而不7-11拼命掘金之人。他們小則天天替權錢說話,白眼為社會或環境公義鬥而志願簡樸之人,於是有意無意構成社會壓力,防阻有心人為環境和社會公義做事。大則一心賺取社會、文化和環境不公義的易撈錢,成為權錢的直接或間接爪牙,讓所有事物都犧牲著眾人、社會和環境利益進行,而只一味向權或錢的利益傾斜。

四、五、一、四) 拜金理論,經已破產
至此拜金辯士必定又再炒冷飯:只要拜金拜得聰明,人人按照公訂規則拜,就會人人得益,雖則有些得益多多,有些只得益少少。拜金辯士當中表表者,正是阿當史密斯,他撰寫國富論,替拜金主義辯護,成為資本主義制度(不就是民主制度)的理論基礎。其實資本主義制度之能夠在今日諸多富裕國內運行,靠的查實是代議民主制度的配合,不住透過政治途徑和公民社會力量將財富向下層和弱勢轉移,否則純國富論方法必造成財富過度集中,並因此引發嚴重不景氣循環。倒是閉門造車的理論家如費利民等,看不見政治制度的作用,硬銷一套盡量割除政治調節的放任式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卻由於此種制度最合乎權錢的何車,可以數十年來逆著富裕國的經濟實績,愈來愈大行其道,並向他國擴散,但由於費利民的無知,及看不穿國富論的問題所在,終因國富論所稱無形之手並不可能無處不在,終於導致全球經濟在O八年一夜倒下。

原來此種拜金經濟不獨會造成嚴重不景氣循環,無形之手對此亦愛莫能助,必須倚仗民主制度將財富自經濟途徑之外以政治方法再行分配,才能夠維持著一大群中下層消費隊伍。成功的拜金者亦會創造出愈來愈難於理解比較的財金衍生工具,令到拜金的財金消費隊伍難於定奪優劣,亦即利益制衡的無形之手失效;此所以當民主國家政府懾於費利民學派的諾貝爾獎項數目,不單不敢輕言規範,還要更進一步放寬已有的,這無形之手失效於是成為O八年金融海嘯的動因。O八年後諾貝爾獎頒發與費利民學派的已經大幅下滑,反映建制學界終於才認識到國富論的謊謬,其實整全/綠色經濟論者多年前經已不住指出此套經濟的謊謬所在,告誡人類不要貪婪,唯是民眾已拜金成癖,為權錢所影響的傳媒亦不讓此等澆冷水的另類論調見報,民眾只聽到一面倒的論調,結果錯過了糾錯的機會。

四、五、一、五) 結語
總之,社會之內若拜金者多,則必定多災多難。此無他,社會愈現代化,必定愈複雜,愈複雜則愈易生各樣大小問題,且愈多問題不能靠付鈔解決,亦愈多問題必須靠有理想抱負者挺身而出方能化解。這時若拜金者多,有理想抱負之人則相應減少,於是解決不了的問題愈積愈多,小事變大事,大事變災難。換個角度說,拜金即找人來折磨大眾和自己,此亦所以何以快樂指數最高的都不是拜金的國度。

四、五、二) 愛好或品味的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更不限於論見方面,愛好品味也有需要進行自我反省,令一己可以得享一個更豐盛的人生,原來也可以間接惠及社會自然和眾生。

歌樂世界查實廣袤妙蔓,意境、樂想高逸精微而又千差無別,但本論在此有必要將之稱為「真歌樂」,因為時人絕大多數天天聽的,都只是千篇一律,搖滾樂節奏,講情講塌的商品歌曲,真歌樂則絕耳不聽。當然,商品歌樂之中,間中亦會開出真歌樂的奇葩,也會對真歌樂的創作方向有些少影響牽引,雖則意境樂想的表達境域只及真歌樂的一個細小範圍。

真歌樂之所以迷人,在於她可以讓欣賞者開拓出一個唯美而又令人陶醉的心靈境界,而且久而久之,欣賞者的心靈領域亦可以給開寬了。既然如此美好,何以時人中絕大多數又只千篇一律聆聽商品歌樂,甚至連商品樂也不聽,只聽即時流行的商品歌?原來時人絕大多數都誤以為真音樂都是些悶蛋透頂的東西,只為探索音樂藝術的人而彈唱。那麼何解不是某人的該時該地流行的商品歌樂,即使曾經流行一時,某人亦一概不聽呢?都是因為他們覺得非商品歌都悶蛋透頂!



四、五、二、一) 時尚流行歌迷該自我反省


時人這時其實應該作出自我反省,悶蛋透頂其實並非真歌樂的特質,任何商品流行歌,換過由並非該時該地流行的時人來聽,同樣會覺得悶蛋透頂。時人更應該自我反省,到底是什麼令到他們感到悶蛋透頂?這裡只要動用一下穆爾(J. S. Mill)的因果分析:「若A出現,B出現;若A不出現,B不出現,則AB的因。」,便很容易找到答案。當然,本論仍要加上統計分析,上述這個因果分析的可靠程度並非百分百,而是要減去AB碰巧一起先後出現或僅是某些因的共同果的機率。使用這方法,可知只要真歌樂出現,總引來悶蛋透頂感覺出現;不過,即使真歌樂不出現,悶蛋透頂依然出現,即悶蛋透頂並非真歌樂專有。會不會是對歌樂的熟悉或感悟問題?原來所有某人不熟悉或仍未感悟的歌樂都會令某人覺得悶蛋透頂,但亦有些熟悉的歌樂令某人覺得悶蛋透頂的,是否代表不熟悉並非悶蛋透頂的因,因為此兩者不符合穆爾的因果分析法則?不一定!這時我們應要加入考慮是否還有CDE等都是B出現的因。原來還有不合某人口味,某人感悟不到和歌樂本身水準差劣等都可以是令到某人悶蛋透頂的因。當我們按此修正為A及或C及或D及或E都是B的因,那就完全符合穆爾的因果關係成立的條件,此外歌樂的數量多如繁星,碰巧或僅是某些因的共同果的機率可說近乎O。當然,要能準確地運用穆爾因果分析法,也還有些少細項需要了解和懂得運用的,但這裡旨不在介紹方法去找出兩者關係,故此略去不談。

原來時人聽來覺得悶蛋透頂的真歌樂,說穿了大多只是某人對之不熟悉、或者不能夠有所感悟的結果,所謂有所感悟,亦即對一首歌樂由聽來不覺得有味至到變為聽來覺得悦耳、陶醉,並且感受到其樂想。但這歷程卻成了商人以劣樂驅逐良樂的可乘之機。商人以市場策略,針對最大多數人最易於受落的歌樂形式、格調來製成歌樂,再借助媒體令大眾不時被動地聽到歌曲,被動地認識感悟它們,正由於歌曲特別淺易少變化,於是都被動地覺得歌好聽……。這機制亦解釋了何以商品歌樂都是那麼千篇一律,題材狹窄,高逸意境樂想欠奉。

結果普遍人都因此成為商品歌的囚徒,囚籠由醒眼歌星、華麗服裝、偖華演唱、最流行節奏、愛情、失戀……千篇一律等建材所築成。囚籠並不依靠高牆堅壁,穿越只憑看穿囚籠的材料構造,與及穿越時要付出悶蛋、耐性和向往妙蔓音韻樂想的一時代價,這囚籠便足以將幾乎全人類都給囚禁起來。正因為只要將籠外的真音樂遮蔽掉,令到大眾都錯以為音樂就是商品歌,那就不會對籠外的事物有任何盼望暇想,那就不會拿出耐性,擔起一時之悶蛋去穿越它了。

四、五、二、二)真歌樂的意義和作用
商品歌!小事一盅而已,娛樂解壓的作用還有吧!何用出動如此之多剖析求真工具去將真像暴露出來?那我們就要看看1973年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女子學院內,一位學生雷塔拉克所進行的一項讓植物聽音樂實驗。她和同學們向植物播放不同類型音樂,包括真音樂,如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與及商品歌,如Led ZeppelinJimi Hendrix的作品。結果發現聽古典音樂的植物會向揚聲器方向生長,甚至纏繞著揚聲器。聽商品歌的植物則會盡量遠離揚聲器生長,同時出現葉片細小等生長不良的情況,最後更於兩星期內死去。實驗顯示出「接受實驗的植物」有「向真音樂性」及「怕商品歌性」。當然,本論估計植物怕的並不是一概商品歌樂,先前提到間中也有真歌樂水準的,應該並不包括在內。往後不同院校和不同機構也進行過不少類似實驗,亦得出近似結果,於是可以結論「植物有向真音樂性及迴避商品歌樂性」。有些人稱此等科學發現為「偽科學」,其實乃誤導之至,只基於抄貼思維及對科學知之有限,只因結論跟機械唯物的慣常科學前設不符,亦欠缺解釋模型,便將之抄貼上偽科學的標籤!當然亦另有很多人說成「植物也懂得聽音樂」,則本論也會認為將之標籤為偽科學還勉勉強強可以接受,但本論剛才所歸結的「植物有向真音樂性及迴避商品歌樂性」,則只是一則統計科學的陳述,跟「植物有向光性」此一生物學陳述一樣,純然以統計建立起來,在統計上成立,只仍欠缺主流科學之必有一套理論解釋或模型。本論則會另設一科學分支給類此的理論或陳述為「經驗科學」,以兹識別。正由於其乃運用統計科學方法達成,其陳述的可靠程度跟一般歸納科學並無不同,故應將之歸類為歸納科學,即如不少營養科學的陳述,吃什麼對什麼有幫助,當中有不少也僅限於「經驗科學陳述」,只在統計上成立,但提不出理由何以會如此。當然亦要注意類此陳述會經常給加上神秘色彩,此則不再可以符合統計科學,即如「植物懂聽音樂」便不是在統計上建立得起來,不過本論仍會將之歸類為一則信念陳述。是否真的如此,則是各人相信與否的問題,相信與否則視各人所持有的宇宙觀如何而定。整全求真認為相信的人可以繼續努力,找出解釋植物如何聆聽的模型,聆聽的效果如何影響其生長等,然後找出方法或實驗將模型或理論加以確證等之類,也不排除有其他另類途徑可以找到這個陳述的真相。至於不相信的,可以不再加以理會或探究,整全求真也認為並無任何相干。

由此可知音樂的意義應當並不限於消閒、娛樂,真的真音樂愛好者多已有不少高見。中西古代為首兩大哲學門派開創人都不約而同頌揚音樂的美好和重要,柏拉圖在其理想國中提倡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孔子說音樂繞樑三日,令他三月不知肉味;但當然,他亦惡「鄭聲」,即來自鄭國的音樂,恐怕即當年的媚俗流行音樂,近似今日的商品歌,謂恐其亂樂也。

本論認為真音樂能夠將人的美感和滿足感的認受從官能刺激層次提升至意境和樂想的美和滿足層次,是一條提升心靈境界的捷徑。心靈因此得到提升的樂迷,較少受到食、色和聲色體欲等的束縛,較容易將心靈擴寬至謀生、家庭以外的世界,所以,商品歌對社會的壞影響,並不限於妨礙了大眾享受真音樂而已。

世上各處安放美好事物的殿堂,大都進口不寬,兼有門檻,而門檻多要依靠嚮往之心和耐性方能跨過,愈美好的事物,門檻也愈高。所以,時人只要能夠作出如許的自我反省,馬上可以衝破商品歌的樊籠,進入真音樂的殿堂,享受到古今中外數之不完,廣袤妙蔓的醉人意境和樂想,其生命亦可以朝唯美的度向得到大大擴寬。



五) 死不反省的自我反省



類此的評述可以無休止地繼續下去,究其因由,實由於中國人承接了一套不求真的文明。當然,所謂不求真的文明,是相對於世上講究求真的文明體系而言。當你讓無求真意識的思維文化主宰了你,便難以作出自省,一己是個無求真意識之人。在總結這一項方法之前,最好還是重温一下上一卷內對這套不求真文明的形成過程和因由的概略介紹。

五、一) 遠古帝國、軍隊、侵凌的形成
農耕帶來田地樓房,帶來地主和農民間的主從關係,主從關係帶來操控人群的方法,操控人群的方法帶來軍隊。另田地樓房帶來村落,村落帶來物物交易墟市,物物交易帶來貨幣和分工,貨幣帶來進一步分工和財富。田地樓房、財富和軍隊一起令到主子們的權慾、物慾難填,於是四出征伐,終至建立帝國。芬蘭兩位人類學者法拉和蘇達保檢視先民遺骸當中,暴力致死個案有多少百分比乃死於戰爭,再對比古代採獵和早期農業社會,發現後者戰爭致死的百分比高出前者很多,於是將其發現刋登於二O一三年「科學」期刊。換句話說:   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之後,戰爭才普遍起來;    而治史者所知的古代帝國,亦無一是由採獵社會發展起來的。所以說帝國是農耕的產物,應該不會出錯。

五、二) 人類對帝國侵凌的回應
帝國乃以武力四出征伐建立起來,在早期帝國,戰敗者淪為奴隸,是赤裸祼又極端的剝削和被剝削關係,後來被剝削者或則引進宗教以作抗衡,或則組織起來推倒帝國,漸漸蜕變成由原本被剝削者稱帝的非赤裸剝削型帝國。宗教抗衡的最典型例子乃基督教向羅馬帝國傳播,終至將帝國由起初打壓基督教轉而為由基督教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中國的漢朝乃半奴隸奮起推倒極端帝國的成功例子。西漢破天荒以一套在民間流傳的哲學思想為其統治哲理,道家的自然有道,無為而治,迅即達至全民生活安定的社會局面。漢中葉後則由漢武帝引入另一套流傳民間的儒家思想,並罷絀其他各家。朝政及經濟民生可能因此變差(漢武帝年老時亦曾經下罪己詔),卻確立了如此一套政治制度,即使是窮鄉僻壤內的農家田舍兒郎,只要發憤立志,同樣可以透過孝道及苦讀儒家經典而當官;   若官運享通,甚至可以晉身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承相高位,成為輔助皇帝,實質上執有治理國家最高權力之人。

五、三) 理性不張的厎因
但即使是漢朝及後各朝代等改良型帝國,由皇帝,皇室成員,皇族,朝庭官員,地方官,地方士坤,族長,讀書人,延伸家庭等所形成的權力差序格局依然是其基本結構,權力差序格局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亦即一套是非判準的差序格局,是是非非皆由擁有較高權力等級者說了算,論事度理主要限於權力等級相若人等之間。另方面把孝道絕對化和神聖化,令眾人凡事皆以是否符合孝道作為是非準繩,而非社會價值,結果經常造成是非混淆,謀取家肥屋潤凌駕社會價值之上,凡此種種都是理性在中國向來不張的底因。

五、四) 歐洲文明三大源頭
其他帝國不也具有類似的權力或是非判準的差序格局?何以我們又不評說西方世界理性不張?原來西方文明具有三大源頭,除了霸凌、講究權力差序格局的帝國源頭之外,尚有理性的和宗教博愛的,後兩大源頭都不是由帝國臣民所發展出來。理性源頭主要奠基於古代雅典,一個行直接民主制的城邦。柏拉圖在城邦內設立了世上第一所大學的前身:   學院。學院的進口牌匾上寫著「不通曉幾何者不得其門而入」。由當時所發展出來,沿用至今的幾何學,因其定理皆由嚴謹的基礎設定和推證而生,至今仍被視為知識的典範。世上最重要的幾門演繹科學,代數、幾何和邏輯,在當時已經給發展了起來。柏拉圖並且著有「理想國」,揭櫫賢人政治,其門生阿里士多德卻提出逆反論調,著政治學,高唱民主理論,兩師徒遂開啟了為時二千多年的政治哲學論爭,阿氏為背叛師門自辯的名句,「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於焉傳頌千古。宗教博愛的源頭則脱胎自二千年前以色列的猶太教,其時以色列乃羅馬帝國的殖民地,被迫接受其統治和剝削。唯是猶太眾人當中,有一位木匠,一士諤諤,每星期帶徒眾到曠野、大自然之中親近神,宣稱神是愛,他是神的兒子,將萬軍之神一改而為博愛之神,教導徒眾以愛心打動欺壓他們的人。基督的徒眾終能將這宗教弘揚,創立了基督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即一般人所知的基督教),並將之帶到承接了部分古雅典文明的羅馬,於是三股社化力量在羅馬帝國之內合流,交互衝擊影響,發酵,澎漲,終於導至千多年後歐洲啟蒙運動的誕生!

五、四、一) 歐洲文明三大源頭與歐洲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在探索自然和人文世界方面的果實,先有英國法蘭西斯培根提倡的歸納科學方法,然後是伽利略的行星繞日三定律,終至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的誕生,確立了以歸納方法及或以精準數學描述物質行為和建立科學定理的方法。啟蒙運動在推動社會體制改革方面的果實,先後有英國霍布斯和約翰洛克於十七世紀中葉提倡以「社會契約」觀念建立公有國家,另再碰上該世紀初葉克倫威爾的貴族革命,將英皇查理一世處死,再將由克倫威爾一手致殘的非民選國會「殘缺議會」解散,再一一挑選幹練兼有理想的人士重組「小議會」來執掌政務,該議會亦於克倫威爾離世後的1688年放逐不跟議會合作的英皇占姆士二世,改立其女兒瑪麗二世及夫婿威廉三世共同執政,再於1689年頒佈「國民權利與自由,兼皇位繼承法案」,成為世上第一套以法律條文保障人民基本權利,包括制訂該套法律的議會乃定期召開,和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法案,同時亦限定帝皇所可以享有的權力,史稱「權利法案」,這也是世上第一套以社會契約概念建立,並由人民共同擁有的「君主立憲國家」,史稱光榮革命。

五、五) 西學東漸
中國近代不乏熱血求革之人,所患者查實是盲革且不求真,勞體而不勞思,乃至讓封建意識借腦還魂也不自知。重温本論第二卷中對兩段決定性歷史事件的剖析,可知這裡所言非虛。

原來封建意識經已在漢族人改革者的頭腦內借腦還魂這一點,老早經已一而再,再而三,重覆又重覆的寫了在近現代史的牆上,正正就是此等不自覺的封建意識殘留,令到漢族革命、革新者不斷重滔覆轍,百多年來連治史者也從沒有發現得到。最典型,及最令人掩卷嘆息的歷史例子就是辛亥革命。在一些歷史契機,一些偶發事件,一些革命軍人的熱血等碰撞之下,觸發了武昌起義,革命軍攻佔了武漢三鎮,得到了初步成功。

五、六) 武昌起義
革命的爆發原來事出偶然,武昌地方新軍頭大多是革命黨徒,但起義的計劃敗露,都全被解除了武裝,給軟禁在營房內。工程營當中卻有一位兵員程定國,仍能祕密地保有一支手槍,在一位軍官巡視該營房並跟其他軍人發生衝突時,程定國突然發難,從背後將軍官一槍轟斃,另再將三、兩位聞聲趕來彈壓的軍官擊斃。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該營房內的革命黨頭目熊秉坤當機立斷,吹響集結哨子,隨即率領部眾攻陷楚望台軍械庫,奪取槍砲彈藥,宣布起義,並推舉隊官吳兆麟為湖北革命軍臨時總指揮,另還有排長蔡濟民和班長態秉坤一共三人為領導核心。

五、六、一) 封建迷思之一:   建制地位夠高才可以當指揮
吳兆麟指揮兵分三路於十月十日即晚進攻湖廣總督府,勢和破竹,翌日早上已攻克全武昌。自整個起義過程之中,足見熊和吳皆為非常出色的指輝和果斷的領導人,蔡則是中國同盟會湖北分會參議長,理應由他們三人繼續統領當地的光復戰鬥,直到匯合其他各處地區的起義力量之後,才再推舉起義軍的領袖才是。但令人非常遺憾卻是,革命只管革走舊有體制,卻並未革走革命黨人頭腦內的封建意識。武昌光復之後,革命同袍們竟然自慚領導人都只是「散仔頭」(粤俗語),並非高級軍官、將領,於是想到那位對革命思想不太反感的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協統黎元洪,根據曾經以死相逼黎元洪就範的革命軍人朱樹烈於回憶錄中記述,是革命軍將黎自床下底請出來,以槍威迫他當革命統領。黎於是從此扶搖直上,乃至登上民國總統寶座,並得善終,也可謂歷史對國人上上下下封建頭腦未改的嘲諷。

五、六、二) 黎元洪出賣革命的理據
恐怕有點社會人生經驗的人都必會明白,你可以用槍威迫人當兵卒上陣,卻不可以用槍威迫人當將領指揮作戰,因為被迫者可以作靠害指揮,又可以跟敵方裏應外合……。而黎元洪之所以不願意作統領,就只有一個原因,他沒有革命豪情,而且認為革命風險太高,若然失敗,必帶來殺身之禍。為求自保,他必定會運用自己的權力,設法串通清廷。任何有社會經驗的人,代入他的無革命思想、自保心態加上被強行搏上戰車的憤恨,設身處地一想,都同意必定會作出串通清廷行動,所以此一論述是個以「可重覆公有經驗(指借串通以求自保的想法)」作依據的推理陳述,而非直觀式「應該會如此」的信念陳述。結果,到袁世凱揮北洋軍至該地進行清剿時,革命軍屢戰皆北,只能死守武昌,成為不久後孫中山提出跟袁世凱議和的戰局因素。從革命軍開頭每戰皆勝,至跟袁的北洋軍作戰卻出現戲劇性倒逆,屢戰皆北!還有不久後袁世凱找黎元洪當副總統,後來兩人兒女幼小成親……等,而袁跟革命黨自始至終皆處於敵對狀態,兩人上述事情除了是利益輸送,根本沒可能解釋得了。而袁之所以要輸送利益予黎,除了是黎透露軍情,甚至與袁裏應外合之外,黎還有什麼可以貢獻予袁呢?


五、六、三) 封建迷思之二:   愈明亮的明星,必定愈英明神武


這一念之差,令至本來領導作戰異常出色的革命領導,卻由於他們自己或眾人嫌其建制地位低,要找一個軍界建制地位夠高的人出來,結果卻將一場偉大的民主革命夭折了,能不叫人掩卷嘆息?那麼,後來跟袁世凱的和談不是將敗局挽回了嗎?原來這又是另一個封建意識借屍還魂的故事!先前找黎元洪統領革命戰爭是還魂為「拜建制權威」,隨後聽任孫中山跟袁世凱議和則是還魂為「拜運動明星」,都是從不加思索,只管聽命權力差序格局最上層的心態所轉移而來。此話怎講?當年任誰都熟知袁世凱是個大野心家,連清廷都要解除袁的軍職,免得他會謀朝篡位。為什麼跟袁議和,讓袁做大總統,人人就都認為大野心家會老老實實當總統?任何人生經驗豐富的人都認為不會,熟識歷史的人更加明白,這類人必定會問鼎九五之尊。正正只因為孫中山這顆革命大明星覺得可行,認為只要規定他遠離北洋軍老巢,遠付南京就職,問題便可解決,全然一廂情願的想法。但卻因為孫中山是最明亮的一顆革命明星,再加上黎元洪不住在旁推波助瀾,人人便都熱議都不議便照辦了!!!這套思維當然更加未有顧慮到另些遠為覆雜的推拷,就是一旦清廷解體,選出總統,人人便都當作革命成功,只管舉杯慶功,革命軍團亦會解散,那時只剩下袁掌握軍權,到時袁若反悔,還有誰人可以阻擋?但是,即使不作此前瞻性推拷,恐怕多數人都會同意,大野心家不可能安安份份當總統;   如此議和,不啻是一場滿有面子的投降!

五、六、四) 難以致信的愚蠢決定:  
其實敗局也並非不可挽回,何况勝敗乃兵家常事,最重要是看全局。其時全國各省都在訓練新軍,結果都成了袐密招攪革命軍的温床。武昌起義成功之後,各省革命軍團亦相繼成功起義,到孫中山跟袁世凱議和之前為止,已有十五個省宣布獨立,並已派兵增援武昌,不久可以抵達。自形勢看,民意支持革命,列強同情革命,訓練有素的革命軍團亦為數不少,只要撤換黎元洪,重新整編軍隊,將各省革命軍團置於統一指揮之下,勝算當在一半以上。革命從來就是知其不可而為,大衛挑戰巨人哥利亞的行徑,更何況形勢經已變成旗鼓相當?更加要命的一點還是:   議和是一個自相矛盾、前後逆反的決定!前十次起義跟這次武昌起義,全都是強弱極端極端懸殘的拼死一搏,跟清軍作戰大有可能吃敗仗,每一起義革命軍人都必定心中有數,「預咗」(粤俗語)!何解至到好運到臨,闖出了一小片天之時,卻只因為吃了幾場敗仗便要和大野心家作出一個純粹一廂情願的城下之盟?恐怕只有大笨蛋或者大懦夫才會如此糊塗!

這一惡評並非事後孔明,而是一盅孫中山怎可以出爾反爾的指控。前十次起義都是由孫所策劃,志士們亦明知會白白犧牲,都無非為了搏到有丁點可以跟清軍一決勝負的力量;今天終於搏到了,你卻忽然因為自覺沒有把握得勝而跟袁議和,又怎對得起為革命壯烈犧牲及殘廢的數千烈士?那些熟悉這段歷史的時人及後來的讀書人,為什麽只懂將孫捧為神而不知為此感到羞慚?
五、六、五) 最重要是真知灼見,忠於求真
但沒有理由所有人都是大笨蛋大懦夫,除非都被模拜革命明星的心態蒙蔽了頭腦。原來時至今日,絕大部分人的心態都仍未改變:   「他/她若不是最「有料」,就不可能成為眾社運明星之首。」至於怎樣為之「有料」,最有謀畧、最有學問、還是最有相關認識,則從未釐清過。再觀乎今日社運明星,大多可以從未取得任何成績,卻都可以輕易成為眾星之首。此無他,關鍵無非得到最大媒體追捧,明星又夠勤奮,懂得抓握在每一個傳媒前的作秀機會,於是不住得到採訪,同時公關和組織能力又了得,借著傳媒給予的知名度滾起大量追隨者,就成了社運明星,甚至眾星之首。但一場社運的成敗,最關鍵還是對願景、問題或危機有深入透徹的認識,並且就著這真知灼見開創得出一套可行的解決方案,全然不是因為明星夠號召力。結束為時數千年的帝國統治,靠的就是這麼些的創造:   社會契約、法律民訂、統治者民選、三權分立、法冶制度、基本人權,這都是數以百計求真者的研究接力,再得到無數大眾求真參與者的接受、推行才得到的成果。否則的話,從另外一些相似價值,但不循此途的革命運動結果不難發現,推倒了一些帝國,再建立起來的,即使改了頭換了面,都仍然是實質上的帝國。一群十七世紀英國政治明星的放逐英皇占姆士二世,改從國外迎回其女兒瑪麗二世及夫婿威廉三世共同接管皇位,查實只是整個結束帝國統治歷程的最後一步。


五、六、六、) 一子錯,民主成泡影
人的才能沒可能面面俱到,只顧著力於作起義宣傳,攪公關等,必會缺乏史識及社會洞悉,導致謀略也不濟,此所以社運名星往往都不是稱職的運動領導人,而真人則將大部份精力用於洞悉世情,探求出路方案,往往並不擅長,也不太熱衷於作宣傳、作傳媒秀、攪公關,於是亦難以滾動得起群眾對他們的支持。這時群眾若自覺封建意識、面子心態等仍然牢牢掌控著自己的頭腦,培養不起求真的素養和方法,腦子內就只有傳媒吹嘘的浮泛理念,於是追捧社運明星就當作參與社運。時至今日,拜明星當作參加社會改良改革之人,往往對各類不同社運構成打擊。事緣每當他們接觸到不在明星旗下工作的積極投入者時,即時會傳給他們一個「你為什麼不幫某大人物手?」,「某某大人物不已經在幹著這些嗎?」等訊息。結果令到幾乎所有積極投入運動的人都對自己那一套可能是獨到的想法戰戰兢兢,不敢多作推動,甚至乖乖落到某大人物旗下,結果導致運動理念貧血和過早定型。孫中山先前的十次起義,向來都只起到宣傳革命的作用,全都並無後續計劃,根本不會有可能成事。武昌起義之所以可能,全在於清廷迫於內憂外患,終於頒佈預備立憲,並於各省訓練新軍,結果都成為各路革命黨招㩜黨徒,並且可以成軍的温床,全不是孫中山或其他革命領袖的劈劃結果。所以,一旦意外取得初步成功,要孫中山真的進行運籌帷幄之時,卻可以犯下極為愚蠢的錯誤,當年孫中山身邊必有不少人看到這盅交易只是非常有面子的投降,但礙於孫是個革命萬人迷,於是乎還了魂的封建、面子會自人人的下意識中叫他們自量,革命明星的思慮又豈是他們的區區腦筋所能夠想得通?於是都不敢提出異議,不獨將千載一時的革命果實葬送掉,更令中國從此全面落實梁啓超的沙盤推演(見下一節),陷入豪強逐鹿中原的軍閥混戰局面,較之清朝末業,民主更之遙遙無期!

五、七)第二段歷史是清末梁啓超預言VS武裝革命派
中國清末民主運動出現君主立憲和武裝革命兩大派系,立憲派經常被革命派譏笑為保皇派,即乃非道德高地,結果凑效,令到愈來愈多運動參與者投入武裝革命陣營。其實近世首個建立起民主政體的英國,正正是以君主立憲不流血方式結束帝制,稱立憲派為保皇派實乃歪曲事實。而另一方面,立憲派旗手梁啓超自百日維新失敗,六君子遭問斬後,也曾因悲憤莫名,轉而為革命派。只後來一次訪美之行,發現華埠民間組織盡為黑勢力把持,跟美國白人社會民間組織多為發揚各種公民力量而設立者截然不同,遂激發起梁啓超進行自我反省,並再根據國情民情作出沙盤推演,大意就是:「要算革命成功,皇朝被推倒,但在民主政體鞏固得了軍權之前這一段過渡期內,必會引得各路豪強乘勢而起,逐鹿中原,令全國陷於內戰連連,到那時候,唯有軍事強人能夠枚平豪強,平息戰禍,一統江山。之不過,寄望中國軍事強人一統江山後會老實推行民主,無異乃緣木求魚。」


五、七、一) 梁啓超預言成真卻至今幾乎無人提及:
結果,歷史真的按照梁的沙盤推演發展下去,至此武裝革命派會申辯:立憲同樣有機會換來有名無實的假憲政。但有一樣事情可以肯定,立憲即使不成功,並不會令到清庭變得更加獨裁,百日維新正是好例子,往後清庭只變得更加開放,雖則維新派曾計劃發動政變,慈禧後來終亦能接受朝中改革派的遊說,批准君主立憲改革。反觀往後一浪接一浪借民主旗幟一統江山的軍事強人,卻一個比一個獨裁,令人不得不對梁啓超的先見之明佩服得五體投地。


五、七、二) 道德最高地偏執狂
至此武裝革命派會繼續申辯:歷史發展,誰人能料?原來他們之所以是偏執狂,並非由於後來歷史證明了武裝革命是錯誤的,而乃由於梁啓超的立論,在道理和證據上皆無蟹可擊,歷來皇朝每次倒下必引來豪強逐鹿中原,另史上唯一兩次成功的平民起義,在秦和元兩皇朝倒下之後,都會隨即爆發豪強逐鹿中原之戰,另秦以後幾乎所有以武力取得江山的軍事強人,都必定剷除功臣和可能的皇位覬覦者,否則歷史也不可能會按梁的預料發展,而革命派時人依然不聽忠言,沒有緊抓著19O8年和191O年清庭頒行部分憲政的機會,採取脅迫憲法的貫徹執行和改進,施壓直至民主憲政的全面落實,除非往後發覺的確此路不通,方才再作武裝起義打算。絕大多數治史者則評說:「O8年頒行的省級咨議局和1O年頒行的國會級資政院都只是半湯不水的小部份民主,大權依然把持在朝廷手裡,致令民運人士覺得朝庭只是借立憲消解革命派的力量累積,並非誠心進行民主憲政改革,所以武裝革命是唯一出路。」首先,立憲只推進了兩三年便判定立憲行不通,根本上是重蹈百日維新兩年立憲預備期的覆轍,妄想三兩年便可以完成翻天覆地的大改革,完全脱離現實,也是欠缺求真方法和意識的惡果。其次這也是唯道德高地所引發的思維,由推出來的憲政至到朝庭的立心都不是道德高地,所以必須棄揚。

不用多說,帝國皇朝之所以會接納民主改革,絕大多數都是迫於時勢,日本明治之所以會主動進行維新,很可能只由於實質政權在幕府手裡,明治並無權力的機會成本需要付出;此所以評說朝庭無民主改革誠意,說對了也只屬中學生哥的思維水平。之不過,若從負面角度看,那確然仍是半湯不水的民主憲政,因為朝庭仍有剛好過半的決策權。但時人若從正面角度看,則O8至1O年的立憲又確是一盅民主大躍進!!!朝庭不可能再視人民如無物,人民可以因此獲得非常大的自由空間,即如蔣經國時代的台灣,部分民主已經足夠令到台人得到自由和人權保障,時人也大可利用那寬廣得多的自由空間做好基層教育、宣傳工作……乃至一概為推進全面民主而作的準備功夫,總之不論幹什麼都忽然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寬容空間,卻為什麼不是先看看結果如何,而徑直去豪賭梁啓超的預言不會成真?

五、七、三) 梁啓超預言人人耳熟能詳而不加考慮,偏執狂明證
更何況立憲和革命兩派的論爭經已長達十年,梁的每一論點,恐怕每個革命派都必定耳熟能詳。請千萬留意:並不是說只有立憲等和平改革才可取,於是完全放棄革命途徑,而是明瞭武力革命大有可能將民族拖進更為紛亂和獨裁的深淵,作為一項脅迫清庭進行立憲的手段並無不可,甚至可謂高明計策,但就必須明白,不到證實了立憲此路不通之時,都不應該進行流血革命。用腦思考的都必定了解,朝庭初時只推出有限度的改革方案,本該是意料中事,以此來確認立憲運動已焉失敗,可說非常沒頭沒腦。O81O年的立憲,可說是剛剛踏出了最重大及最艱難的一步,為什麼不可以審時度勢,只待時機一到,即如蔣經國時代的台灣(台灣民主化不光自底層推動,上層民主化實乃由蔣經國啓動,並刻意扶翼李登輝上台),多推幾小步便可民主抵疊,而非要一步登天不可?

死不肯自失敗之中汲取教訓,就注定不可能成功。教訓不就是立憲,而是「小心定義好目標,然後以目標為本,求真為網。」管它是讓那些嬌奢淫逸者繼續坐享榮華的立憲保皇,還是讓義士們捨生取義的流血革命道德最高地,那條路最易於實現民主便走那條路。當然仍有些盲辯者認為梁啓超的議論就只限於是議論,卻不能明白當年擺在眼前就是先爭取立憲才有兩條路可供擇易而行,一個具有求真意識的人才看得通的現實。若一開始便採後者,就不會再有立憲的選項,於是肯定是較不理智之舉。最要命之處還是,革命發生了,失敗了,往後數十年歷史一次又一次按梁的預言成真了,卻無人作檢討反省,自知識分子至史家都沒有,幾乎所有人都索性當作梁啓超沒有天天叮觸過要靠軍事強人舉起民主旗幟打江山的必然後果,不肯承認是參與者他們自己,和他們崇拜政治軍事明星的錯謬所造成(面子文化,詳見第二卷第十章),心態上進一步衍生出啥都跟求真無關,而只跟道德意志有關的偏執狂。

一個如此滅視求真反省的民族,又怎可能不屢屢重蹈覆轍,猶如受到上天的詛咒,直到他們懂得每個想法都要求真,與及求真都要講求方法有效與否為止。

這個民族的解咒之道,就是求真,建立求真的意識,掌握求真的方法,而且認識到人文真相必須要整全方能求取得到,亦即是動用下面開列了一小部分的各個整全求真方法:

求真方法二: 切勿無視求真,或無視求真必須探究方法
求真方法三: 善養吾求真的浩然之氣(整全之所在)
求真方法四: 弄清楚詞義和語理
求真方法論五: 事實和現象乃歸納科學和推理的終審庭
求真方法論六: 按真確機率將不同陳述分類、排序及其應用
求真方法論七: 以原理思維收納抄貼思維
求真方法論八: 棄絕表象,以多遣多向替代單遣單向思維
求真方法論九: 解釋模型和陰謀論
………………
………………
價值分析
邏輯、集合和演繹推理核心原理
機率、統計和歸納推理核心原理
關係和因果,三套不同因果關係。穆爾因果分析
觀察、實驗和科學方法
………………
………………
………………
拆除鳥籠,邁向整全
模擬思維
系統思維
感受
直觀

當中非整全專屬範疇內的方法論大多早已有深入及成熟的發展,那些方法論都只會在這裡作基礎原理講解及詳論當中的要竅及較關鍵的部分,其餘部分會引介讀者自行尋找適當著作閱讀或修讀該等課程。